[实用新型]一种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10363.2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0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木林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J15/46 |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晏荣府 |
| 地址: | 2212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变速箱 输出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包括输出轴本体,所述输出轴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覆盖板,所述筒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设有压板与垃圾盒,注液阀,并能防止内外套之间的间隙进入杂质,从而实现更好的防尘效果,提高了齿轮变速箱输出轴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齿轮变速箱输出轴的密封性,并且在需要更换密封部件,更换方便,使用效果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变速箱主要指的是汽车的变速箱,它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 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液压变距系统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
现有的齿轮变速箱输出轴没有密封的效果,不能弥补内外套之间的间隙易进入杂质,使得齿轮变速箱的防尘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具备防止内外套之间的间隙进入杂质,从而实现更好的防尘效果等优点,解决了内外套之间的间隙易进入杂质,使得齿轮变速箱的防尘效果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包括输出轴本体,所述输出轴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覆盖板,所述筒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覆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液阀,所述注液阀的顶部设置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输出轴本体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一侧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与输出轴本体的表面贯穿。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一侧与丝杆表面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与箱体的一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一侧与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固定板的一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变速轮,所述输出轴本体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变速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变速轮,所述输出轴本体的表面且位于第二变速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三变速轮,所述输出轴本体的表面且位于第三变速轮的右侧设置有第四变速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速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变速轮的直径,所述第二变速轮的直径小于第三变速轮的直径,所述第三变速轮的直径小于第四变速轮的直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通过压板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板,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覆盖板,防止内外套之间的间隙进入杂质,从而实现更好的防尘效果,提高了齿轮变速箱输出轴的使用寿命。
2、该齿轮变速箱输出轴密封装置,通过筒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覆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液阀,注液阀的顶部设置有开口,输出轴转动时防止密封部件磨损严重,提高了齿轮变速箱输出轴的密封性,并且在需要更换密封部件,更换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木林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木林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0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