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板式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2101.2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12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尔连;易文武;李金河;程柏龙;张志坚;章涛;龚巧伟;陈兴华;罗良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宜春客车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2 | 分类号: | B60R21/1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赣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0 | 代理人: | 刘鸿运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驾驶 防护 隔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板式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包括后围、侧围,所述侧围包括护围门和固定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包括后围框架、上围板和下围板,所述上围板与下围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后围框架内上部和下部,所述上围板采用钢化玻璃,所述后围框架下端通过两件支架与司机座椅后侧车架固定连接,左侧边通过两件固定架与车身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框架均采用铝合金型材,结构连接严密,在驾驶员遇乘客威胁、袭击或抢夺方向盘等事件时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与车架、车身、驾驶室内地板车顶内壁多处固定连接,安装牢固;上门板、上固定板、上围板均采用钢化玻璃,既起到防护作用,又不影响驾驶室内光线和驾驶员的视觉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公共汽电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的护板式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最新标准《JT/T1241-2019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技术要求》中注明了“隔离设施应在驾驶员遇乘客威胁、袭击或抢夺方向盘等事件时起防护作用”。现有汽电车也安装过一些设施来隔离乘客与驾驶员,但起到的防护功能不严密,效果不佳,在驾驶员遇乘客威胁、袭击或抢夺方向盘等事件时起到的防护作用有限,不符合JT/T1241-2019标准技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板式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该装置采用铝合金型材作框架,结构连接严密、功能齐全,在驾驶员遇乘客威胁、袭击或抢夺方向盘等事件时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因而对保障驾驶员安全操作以及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板式驾驶区防护隔离装置,包括后围、侧围,所述侧围包括护围门和固定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包括后围框架、上围板和下围板,所述上围板与下围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后围框架内上部和下部,所述上围板采用钢化玻璃,所述后围框架下端通过两件支架与司机座椅后侧车架固定连接,左侧边通过两件固定架与车身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后围框架右端内侧上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通过单通直座与驾驶室内顶壁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单通直套、锁紧套与后围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侧围包括固定侧围框架、上固定板、下固定板,所述上、下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侧围框架内上部和下部,所述上固定板采用钢化玻璃,所述固定侧围框架后侧面与后围框架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侧围框架下端通过支架与驾驶室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侧围框架前端内侧上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端通过单通直座与驾驶室内顶壁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单通直套、锁紧套与固定侧围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护围门设于固定侧围的前端,包括门框架、上门板、下门板,所述上、下门板分别固定连接于门框架内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门板采用钢化玻璃,所述门框架后端通过多个铰链与固定侧围框架前端形成旋转连接;
所述侧围前端设有护围门开启限位柱,使护围门关闭时与固定侧围对齐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限位柱前端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端通过单通直座与驾驶室内顶壁固定连接,下端通过单通直座与驾驶室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与驾驶室仪表台护拦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与护围门相连处中部设有门锁。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门框架、固定侧围框架、后围框架均采用铝合金型材。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型材外侧靠护围门端设有缺口一,所述护围门框架前端型材内侧设有缺口二,所述护围门关闭时缺口一与缺口二相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侧围框架后端型材后侧面设有圆弧形凹槽,所述圆弧形凹槽中间设有一个圆柱头卡扣,所述后围框架右端型材为一圆弧型型材,且该圆弧型型材的前端设有圆弧形凸头,所述圆弧形凸头的中间设有一个圆柱头V型卡槽,所述圆弧形凸头与圆弧形凹槽相套接,所述圆柱头卡扣与圆柱头V型卡槽相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宜春客车厂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宜春客车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2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湍流乳化的高效加热反应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