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回路电液自主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1669.8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文;丁能根;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经纬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13/14;B60T17/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和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8 | 代理人: | 林传贵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路 自主 制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回路电液自主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包括电源(2)与制动控制器(3),所述双回路电液自主制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制动控制器(3)电连接的第一电动缸(1a)与第二电动缸(1b);所述第一电动缸(1a)与设置于汽车上的第一车轮制动器组相连通形成第一制动回路,所述第二电动缸(1b)与设置于汽车上的第二车轮制动器组相连通形成第二制动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液自主制动回路分别对车轮动器实施制动,从而提高制动系统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免人力制动操纵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动响应快;可靠性高、失效防护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自主制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双回路电液自主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系统与汽车行车安全密切相关。传统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都由驾驶人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施加制动压力于各车轮制动器的轮缸,从而实现制动并使车辆减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ADS)等智能汽车系统要求制动系统能够对车辆实施自主制动,即在未踩下制动踏板的情况下对部分或全部车轮施加制动。目前可实施自主制动的制动系统大多采用电动助力,并保留了制动踏板等制动操纵装置。而对于无人物流配送车的发展,由于不再需要制动操纵装置,此方式不适用。
并且现有的为ADS开发的自主制动系统缺乏失效防护功能,安全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失效防护功能的双回路电液自主制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回路电液自主制动系统,包括电源与制动控制器,所述双回路电液自主制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制动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动缸与第二电动缸;
所述第一电动缸与第二电动缸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电动缸缸体、滑动设置于所述电动缸缸体内的活塞、驱动所述活塞滑动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动缸缸体连接的储液罐,所述电机与所述制动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动缸与设置于汽车上的第一车轮制动器组相连通形成第一制动回路,所述第二电动缸与设置于汽车上的第二车轮制动器组相连通形成第二制动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与所述电动缸缸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活塞与所述电动缸缸体之间设置有复位件;
所述电动缸缸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罐与第一腔体的补偿孔、连通所述储液罐与第二腔体的供液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相应的所述车轮制动器组的排液孔;
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皮碗,所述复位件处于预压状态下时,所述皮碗位于所述补偿孔和供液孔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动缸与第二电动缸内还设置有滚珠丝杆副,所述滚珠丝杆副包括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滚丝螺母以及与所述活塞联接的丝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回路电液自主制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动缸缸体连接的壳体,所述滚珠丝杆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的内部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其内部包括相连通且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圆柱形空腔、第二圆柱形空腔以及第三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一圆柱形空腔与第二圆柱形空腔之间设置有隔断面,所述隔断面上开设有供所述丝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圆柱形空腔与所述第三圆柱形空腔之间形成轴肩,所述滚丝螺母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圆柱内,且所述滚丝螺母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轴肩上;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沿轴向向外延伸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电动缸缸体的开口密封配合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动缸与第二电动缸的电动缸缸体上还固定设置有导向销,所述丝杆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销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复位件处于预压状态时,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导向销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其一端与所述电动缸缸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经纬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经纬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1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