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及其后轮独立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7300.1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0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红;毕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3/18 | 分类号: | B60G3/18;B60G15/06 |
代理公司: | 11304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臂 下横臂 后轮 独立悬架 上横臂 本实用新型 后轮托架 后轮轴线 减振器 销轴 斜臂 车身 弓字形弯曲 可转动连接 制动稳定性 车身纵向 竖直安装 直线行驶 垂直面 错开 车架 横臂 铰接 平行 汽车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后轮独立悬架,该后轮独立悬架包括纵臂(1)、后轮托架(2)、减振器(4)、上横臂(5)、下横臂(6)和斜臂(9),纵臂(1)呈弓字形弯曲,后轮托架(2)、上横臂(5)和下横臂(6)均与纵臂(1)的前端连接,下横臂(6)位于后轮轴线的正下方,上横臂(5)与下横臂(6)在车身纵向上错开,减振器(4)竖直安装在下横臂(6)上;纵臂(1)的中部与平行于后轮轴线的销轴(7)可转动连接,销轴(7)的两端与车身或车架固定连接;斜臂(9)与纵臂(1)的后端铰接,且相对纵臂(1)在倾斜于车身横截面的垂直面内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轮独立悬架可以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和直线行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及其后轮独立悬架。
背景技术
双横臂悬架是目前对提高汽车的操稳性和平顺性最有利的悬架形式之一,但在恶劣路况、弯道、加速及紧急制动时,应用于后轮的双横臂悬架变形量较大,这会导致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和直线行驶能力变差,同时会出现噪音或橡胶衬套寿命降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改进双横臂悬架以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和直线行驶能力,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后轮独立悬架,采用该后轮独立悬架可以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和直线行驶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的后轮独立悬架,包括:
布置在水平面内呈弓字形弯曲的纵臂,所述纵臂的前端与后轮托架固定连接,后端相对后轮轴线倾斜地指向车身内侧,中部安装有可转动连接的销轴,所述销轴的轴线与后轮轴线平行,所述销轴的两端与车身或车架固定连接;
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纵臂的前端铰接的上横臂和下横臂,所述上横臂和所述下横臂相对所述纵臂在车身横截面内转动,所述上横臂和所述下横臂在车身纵向上相互错开,所述下横臂位于后轮轴线的正下方,所述上横臂和所述下横臂的远离所述后轮托架的一端均与车身或车架铰接;
与所述纵臂的后端铰接的斜臂,所述斜臂的远离所述纵臂的一端与车身或车架铰接,所述斜臂相对所述纵臂在倾斜于车身横截面的垂直面内转动;
安装在所述下横臂上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竖直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独立悬架中,所述纵臂与所述后轮托架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独立悬架中,所述斜臂倾斜于水平面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独立悬架中,所述减振器的下端与所述下横臂铰接,上端与车身或车架铰接,所述减振器相对所述下横臂在车身横截面内转动。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独立悬架中,所述减振器上套设有螺旋弹簧。
优选地,在上述后轮独立悬架中,所述纵臂的安装所述销轴的铰接孔内设置有橡胶衬套。
一种汽车,包括后轮独立悬架,所述后轮独立悬架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公开的后轮独立悬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汽车的后轮独立悬架中,后轮托架、上横臂和下横臂均与纵臂的前端连接,上横臂和下横臂在车身纵向上相互错开,下横臂位于后轮轴线的正下方,减振器竖直地安装在下横臂上,纵臂的中部安装有与纵臂可转动连接的销轴,该销轴与后轮轴线平行,且其两端与车身或车架固定连接,纵臂呈弓字形弯曲,其后端相对后轮轴线倾斜地指向车身内侧,斜臂铰接在纵臂的后端上,斜臂相对纵臂在倾斜于车身横截面的垂直面内转动,在制动或加速过程中,纵臂中部的销轴形成纵倾中心,而斜臂与上横臂和下横臂共同完成对后轮的导向,以此来提高导向精度,在弯道行驶时,纵臂和销轴共同承受外力,可使后轮的定位参数变化较小,以此来获得弱的不足转向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7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