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天线封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26033.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66 | 分类号: | H01L23/66;H01L23/485;H01Q1/22;H01Q1/36;H01Q1/48;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天线 封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天线封装结构,包括封装体、RDL金属层、导电连接部、裸片及导电结构,RDL金属层、导电连接部、裸片及导电结构位于封装体内;所述导电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导电结构的第一表面与裸片电连接,导电结构的第二表面与封装体表面平齐或伸出封装体;所述导电连接部有多个,导电连接部一端电连接RDL金属层,另一端电连接裸片或导电结构;RDL金属层具有天线结构。本发明的封装天线性能优异,体积大大减小,封装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天线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大范围推广,2.4G、BLE、WIFI等技术在物联网应用中占据了主要的市场,同时对无线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高集成度和低成本等需求不断提高。封装天线(AIP)技术应用于2.4G频段的需求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该技术既可以降低方案公司的技术开发门槛,又可以降低体积和成本,为2.4G无线系统进一步集成化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但由于2.4G频段波长相对较长,将天线集成到封装内比较困难,即使集成进去后要么牺牲性能、要么牺牲体积、要么增加封装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集成到封装内较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天线封装结构。
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天线封装结构,包括封装体、RDL金属层、导电连接部、裸片及导电结构,RDL金属层、导电连接部、裸片及导电结构位于封装体内;所述导电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导电结构的第一表面与裸片电连接,导电结构的第二表面与封装体表面平齐或伸出封装体;所述导电连接部有多个,导电连接部一端连接RDL金属层,另一端连接裸片或导电结构;RDL金属层具有天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部包括至少第一导电连接部和第二导电连接部,第一导电连接部用于连接RDL金属层和裸片的射频信号接口;第二导电连接部用于连接RDL金属层和导电结构。
进一步地,RDL金属层上的天线结构采用IFA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结构包括天线馈电部、天线接地部及天线辐射臂,所述天线馈电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导电连接部,另一端连接天线接地部一端,天线接地部另一端连接第二导电连接部;天线辐射臂从天线馈电部与天线接地部的连接处引出;天线辐射臂包括尾部和多个弯折部,多个弯折部首尾相连,尾部连接在弯折部末端且垂直于天线馈电部。
进一步地,RDL金属层上的天线结构采用共面波导方式馈电。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结构包括中心导体带、第一金属贴片、第二金属贴片、第三金属贴片和第四金属贴片;中心导体带、第一金属贴片、第二金属贴片、第三金属贴片和第四金属贴片之间两两互无导电接触;第一金属贴片、第二金属贴片对称分布在中心导体带两侧,第一金属贴片、第二金属贴片均分别与一个第二导电连接部连接;中心导体带的一端与第一导电连接部连接;第三金属贴片位于中心导体带的另一端外侧;第四金属贴片位于第三金属贴片外围,第四金属贴片与第一金属贴片之间、第四金属贴片与第二金属贴片之间均设有矩形槽;第一金属贴片、第二金属贴片和第四金属贴片上开有缝隙;所述天线结构呈正方形,且正方形的一对角为斜切角。
进一步地,第一金属贴片和第二金属贴片上的缝隙包括若干分支,若干分支呈发散性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金属贴片和第二金属贴片上的缝隙为十字型缝隙,且各分支等长等宽。
进一步地,第四金属贴片上的缝隙包括U型缝隙,U型缝隙将第三金属贴片收容在U型缝隙的U型开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部采用凸块工艺制成,或者采用金属化通孔;所述导电结构包括基岛、衬底、焊盘中的一种或多种。
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天线封装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现有芯片内部封装结构层和封装材料,极大的降低了封装结构和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沁恒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26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