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门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箱体结构和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0893.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斌;杨玉杯;王生贵;葛行军;程昊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7/00 | 分类号: | E05F17/00;E05F15/00;E06B3/36;E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邵泳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门 结构 以及 具有 箱体 清洁 机器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门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箱体结构和清洁机器人,开门结构包括门体组件和推动组件。门体组件包括框体和铰接在框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推动组件包括转动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框体上,转动件包括转动中心、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位于转动中心的相对的两侧;第一推杆连接第一门体和第一连接端。第二推杆连接第二门体和第二连接端。转动件转动并带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往相反的反向运动,以打开和关闭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本申请的开门结构通过转动件带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往相反的方向运动以自动打开和关闭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避免开门结构在打开和关闭时卡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开合的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门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箱体结构和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门体结构多采用自动开门结构,而在相关的技术中,双门结构的通常通过连杆结构和两个电机驱动对应的门体,以打开和关闭两个门体。连杆结构不仅需要考虑门体关闭的先后,还容易导致两个门体卡死,需要人工干预才能打开和关闭门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门结构,开门结构包括门体组件和推动组件。所述门体组件包括框体和铰接在所述框体相对两侧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转动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体上,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中心、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转动中心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推杆连接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推杆连接所述第二门体和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转动件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往相反的反向运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
本申请的开门结构通过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往相反的方向运动以自动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避免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在打开和关闭时卡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推杆包括与所述第一连端连接的第一转接端,所述第一转接端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推杆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的第二转接端,所述第二转接端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
如此,开门结构通过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不仅能够避免转动件卡死,还能减少转动件推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推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平行。
如此,转动件在转动时能够转动件受力平衡,使得开门结构能够稳定的打开和关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推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门体铰接的第一铰接端,所述第一铰接端与所述第一转接端相对,所述第一铰接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背的所述第一转折部;和/或所述第二推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门体铰接的第二铰接端,所述第二铰接端与所述第二转接端相对,所述第二铰接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相背的第二转弯折部。
如此,开门结构通过第一转折部和第二转折部进一步减小转动件对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推力,并避免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卡死,使得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能够采用更小的推力打开和关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门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框体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本体和自所述驱动本体伸出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自由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以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如此,开门结构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件转动,以推动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往相反的方向运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门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门体对接的第一对接侧,所述第二门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门体对接的第二对接侧,所述第一对接侧形成有用于遮盖所述第二对接侧的第一台阶;和/或,所述第二对接侧形成有用于遮盖所述第一对接侧的第二台阶。
如此,开门结构通过第一台阶遮盖第一门体和第二台阶遮盖第二门体以遮盖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之间形成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0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炉窑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续速度管柱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