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酰吗啉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0335.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8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D295/185 | 分类号: | C07D295/185;C07K14/765;C07K14/77;C07K16/44;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 |
地址: | 116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酰吗啉 半抗原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烯酰吗啉半抗原,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酰吗啉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对硝基苯甲酰氯:氯苯:三氯化铝摩尔比为1:1-4.5:1-3,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液变粘稠,红棕色,停止反应,加入2M硫酸水溶液处理,抽滤、水洗,将滤饼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搅拌,水洗至中性,干燥得黄色粗产品;经热95%乙醇溶解、过滤、重结晶得白色固体即产物1,
步骤2)采用四氢呋喃溶解膦酰基乙酸三乙酯,冰盐浴控温4℃,分批加入,0.6g的氢化钠,室温反应1h;之后加入步骤1)所得产物1的四氢呋喃溶液,滴毕后,40℃反应5h,TLC显示反应完毕,再加入水,静置分层,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稀盐酸洗涤后经过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蒸除溶剂,剩余黄色油状物中加入乙醇5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析晶,过滤,滤饼用冷乙醇洗涤,60℃干燥得黄色固体即为产物2;其中,膦酰基乙酸三乙酯、氢化钠和产物1的摩尔比为1:0.8-1.2:0.6-1.5,
步骤3)取步骤2)中所得产物2,采用无水乙醇溶解,室温下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加水,用盐酸溶液酸化,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脱溶得白色固体,即产物3,
步骤4)取步骤3)中所得产物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室温搅拌反应8h,离心去沉淀,向上清液中加入吗啉,搅拌反应3h;反应结束后,用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转蒸发去除乙酸乙酯,得产物4;其中,产物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吗啉的摩尔比1:0.8-2:0.8-2:0.5-2,
步骤5)称取铁粉,加入到90℃盐酸的水溶液中,不断搅拌,1h后,加入步骤4)所得产物4,加热到95℃,反应4h,调节pH在8-9,然后加入活性炭继续搅拌40min,趁热过滤,滤液倒入烧杯中冷却结晶,滤饼用热的乙醇洗涤三次合并滤液,然后倒入冷水中,晶体自然析出;得淡黄色固体,真空干燥,称重,得固体,即为烯酰吗啉半抗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酰吗啉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对硝基苯甲酰氯、氯苯和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2-3:1-2;在步骤2)中,膦酰基乙酸三乙酯、氢化钠和产物1的摩尔比为1:0.9-1.1:0.8-1.1;在步骤4)中,产物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吗啉的摩尔比为1:0.9-1.5:0.9-1.5:0.9-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酰吗啉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对硝基苯甲酰氯、氯苯和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2.5:1.5;在步骤2)中,膦酰基乙酸三乙酯、氢化钠和产物1的摩尔比为1:1:0.92;在步骤4)中,产物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吗啉的摩尔比为1:1.2:1.2:1。
5.一种烯酰吗啉人工抗原,其特征在于,其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酰吗啉半抗原与载体蛋白交联获得,所述的载体蛋白选自:牛血清白蛋白或鸡卵白蛋白。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烯酰吗啉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酰吗啉半抗原50mg用稀盐酸溶解,滴加1.5%亚硝酸钠溶液,冰浴下持续搅拌;溶液变成蓝黑色后,停止加入亚硝酸钠溶液,继续反应15min;
步骤2)滴加到浓度为10-20mg/mL的载体蛋白溶液,搅拌,调节pH至10,2-8℃下反应3h,透析3天,即得烯酰吗啉抗原,其中,烯酰吗啉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摩尔比为10-70:1;其中,所述的载体蛋白选自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烯酰吗啉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酰吗啉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摩尔比为20-6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未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03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