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扫气控制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57730.6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08 | 分类号: | F02D9/08;F02D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力奕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装置 系统 方法 计算机 读取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减小涡轮迟滞的影响、减少排放、避免污染并降低发动机成本的发动机扫气控制装置、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取介质。所述发动机扫气控制装置用于使用缸内直喷技术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涡轮增压式的发动机,包括:将进气门实际角度与进气门提前开启角度之差除以气门重叠角从而计算进气门打开程度的进气门打开程度计算部;获取大气压、涡前温度、涡后温度和进气管目标压力以作为计算参数的计算参数获取部;根据计算参数对与进气门打开程度相对应的空气流量比率实时地进行计算的空气流量比率计算部;以及将检测气量与空气流量比率相乘从而计算气缸内的实际气量的实际气量计算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扫气控制装置、发动机扫气控制系统、发动机扫气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结果为执行该发动机扫气控制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当驾驶带涡轮增压式发动机的车辆在低转速情况下急加速时,发现速度会迟滞几秒才突然提升,造成驾驶员产生被人踹了一脚的不适感。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发动机低转速时,由于产生的废气量较低而不足以带动涡轮运转,因此,需要等发动机转速提高之后大量废气通过气管到达涡轮,由此产生了时间差、即涡轮迟滞。
作为消除上述涡轮迟滞的方法,以往提出有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 VariableValve Timing),通过气门的早开和晚关,弥补了涡轮迟滞造成的不佳体验,并且弥补了进气不足和排气不净的缺憾。在配气相位上,将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启的时刻称为“气门重叠角”。由于气门重叠角的存在,排气门没有完全关闭前,气缸内的气体是流动的状态,通过气缸的空气流量与节气门前流量传感器测出的流量是有一定误差的,这时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测出来的流量控制喷油,这样就导致无法达到预计最佳空燃比,并且由于加浓的原因,导致排放增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有如下方案:首先,通过传感器获取发动机的进排气压力,计算进排气压力差,并检测出气门重叠角,接着,当进排气压力差大于等于压差窗口值、且气门重叠角大于等于角度窗口值时,进入发动机扫气计算模式,根据已标定的系数值表格来查找发动机扫气系数,然后,根据所查到的发动机扫气系数来计算发动机气缸内的实际气量,最后,根据所计算出的实际气量来计算燃料喷射量并进行燃料喷射(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第108798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对发动机的进排气压力进行检测,需要增加额外的压力传感器,从而会导致发动机成本的上升。另外,由于是通过标定手段根据进排气压力差和气门重叠角来查表获得发动机扫气系数,因此,存在较大的误差。此外,由于是对最后的总气量乘以一个系数来进行修正,并且是根据上一次结果来进行迭代计算,因此,会进一步导致最后所得出的气量与实际气量之间的误差变大。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扫气控制装置、系统、方法及存储有结果为执行该发动机扫气控制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不仅能解决加速时由于气门重叠角的存在导致气量不准确、无法达到最佳空燃比而导致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仅利用发动机所必备的传感器就能实时地、高精度地对气缸内实际气量进行修正进而实时地对燃料喷射量进行修正,从而能减小涡轮迟滞的影响,减少排放,避免污染,并降低发动机整体的成本。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7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通信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文档转换方法、用户终端和知识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