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驱动器及新能源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36756.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牛高产;陈广辉;游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00 | 分类号: | B60L15/00;B60R16/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驱动器 新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驱动器及新能源车,驱动器包括驱动器壳体,驱动器壳体内部设有多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通过分离式安装在驱动器壳体内,驱动器壳体内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设有散热板,散热板上包括多个散热流道,上腔体的顶层安装有集成主控模块,集成主控模块上包括有电机控制模块、油泵控制模块和气泵控制模块。本发明将驱动器内部的功能模块采用分离式安装,功能模块的控制电路集成在一个集成主控模块上,并将集成了多个散热流道的散热板安装于驱动器的中间,提升了驱动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散热性能,提升驱动器的可靠性,同时使驱动器内部的各个功能模块布置更加灵活,方便组装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驱动器及新能源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能源和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逐步加快,新能源车主电机驱动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驱动器实际应用过程中,整车厂对驱动器的成本、功率密度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驱动器大多采用分离式结构,集成度低,各功能模块功能单一,需要复杂的硬线连接,导致驱动器价格高昂,整体尺寸庞大,影响整车效率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功能驱动器及新能源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器壳体,所述驱动器壳体内部设有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通过分离式安装在所述驱动器壳体内,所述驱动器壳体内设有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之间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包括多个散热流道,所述上腔体的顶层安装有集成主控模块,所述集成主控模块上包括有电机控制模块、油泵控制模块和气泵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上腔体顶层的配电控制模块和绝缘检测模块,所述配电控制模块和所述绝缘检测模块均通过导体与所述集成主控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上腔体的底层的主驱电机驱动IGBT模块、主驱电机驱动模块、油泵电机驱动模块和气泵电机驱动模块,所述主驱电机驱动IGBT模块、所述主驱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油泵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气泵电机驱动模块均通过导体与所述集成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下腔体内的母线电容和DC-DC电源模块,所述母线电容和所述DC-DC电源模块均通过导体与所述集成主控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散热流道在所述散热板上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腔体的顶层为所述驱动器壳体的顶层,所述上腔体的底层为第一隔离板,所述下腔体的底层为所述驱动器壳体的底层,所述下腔体的顶层为第二隔离板。
进一步地,所述集成主控模块上还设有主控芯片,所述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油泵控制模块和所述气泵控制模块均通过导体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具体为MCU。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能源车,所述新能源车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多功能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新能源车还包括主驱电机、油泵电机、气泵电机、气泵和油泵,所述主驱电机和所述主驱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导体电连接,所述油泵电机和所述油泵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导体电连接,所述气泵电机和所述气泵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导体电连接,所述气泵连接所诉气泵电机,所述油泵连接所述油泵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36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