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活塞杠杆高效发动机及其做功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41428.9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杜申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向势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75/28 | 分类号: | F02B75/28;F02B75/32;F02F1/22;F01L3/00 |
| 代理公司: | 32367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闵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曲轴 发动机缸体 凸轮轴机构 燃料 高效发动机 上止点位置 动能输出 杠杆效应 近端位置 同步曲轴 压缩空间 做功冲程 燃烧 杆连接 双活塞 密闭 止点 做功 发动机 杠杆 驱动 推行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活塞杠杆高效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所述发动机缸体内设置有曲轴,所述曲轴通过一连杆连接一本活塞,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内还设置有一顶活塞,所述顶活塞通过一凸轮轴机构驱动。本发动机在做功冲程开始时,活塞在上止点位置,这时不具备做功条件(燃料不开始燃烧),曲轴在惯性的作用下带动本活塞开始向下止点运行,同时同步凸轮轴机构开始加速推动顶活塞向下推过来。曲轴达到设定的角度时,顶活塞加速推行到近端位置,两个活塞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狭小的压缩空间,同时燃料瞬间燃烧产生最大的压力(推力),推动本活塞向下运行,同步曲轴有一定的角度,就会产生一个杠杆效应,把最大的推力高效的转化成旋转的动能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燃发动机是燃料在缸筒、缸盖、活塞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内瞬间燃烧,产生的高压、高温气体推动活塞来实现内能向动能的转化,其基本结构参见图1所示。为了满足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燃点,内燃发功机通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做功冲程完成一次能量转化。备注:曲轴和活塞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两个部件运行是同步的。即曲轴在上止点或下止点位置时,活塞同步在上止点或下止点位置,连杆两端受的力的大小相等。
以下简要介绍,现有内燃机的做功过程:
1)吸气冲程:曲轴在外力惯性的作用下旋转,从上止点带动活塞向下运行,进气门开启,吸入空气和燃料混合气体(柴油机只吸入空气)一直到下止点,进气门关闭,吸气冲程结束。
2)压缩冲程:曲轴在外力惯性的作用下旋转,从下止点推动活塞向上运行,压缩吸入的气体,一直到上止点,压缩冲程结束。
3)做功冲程:曲轴旋转,活塞在止止点位置,燃料在密闭、狭小的压缩空间内,瞬间燃烧产生高压、高温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行,活塞通过连杆把向下的推力转化成曲轴的旋转力对外输出,一直到下止点,做功冲程结束。
4)排气冲程:曲轴在外力惯性的作用下旋转,从下止点推动活塞向上运行,排气门开启,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一直到上止点,排气门关闭,排气冲程结束。
做功冲程中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曲轴以主轴颈为圆心,以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圆心距为半径,作旋转运动。
剖析做功冲程:
活塞:做功冲程开始时,活塞和曲轴同步在上止点位置,活塞上端是密闭、狭小的压缩空间,这时燃料瞬间燃烧,产生高压、高温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行。气体在推动活塞向下运行的同时,活塞上端密闭空间增大,气体膨胀,压力降低,对活塞的推力持续减小。
曲轴:做功冲程开始时,曲轴在上止点位置,曲轴主轴颈的圆心点、连杆轴颈的圆心点和活塞销圆心点,三点在一条垂直线上(缸筒圆心点与曲轴主轴颈圆心点的直线上),这时活塞上端密闭、狭小的压缩空间,燃料瞬间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力最高,对活塞的推力也最大。反而因为圆心点(曲轴主轴颈的圆心点),旋转点(连杆轴颈的圆心点)和推力点(活塞销圆心点)三点在一条垂直线上,曲轴对这个最大推力的转化效率是零(曲轴不能把最大的推力转化成旋转动力输出)。而随着做功冲程的继续曲轴旋转,圆心点、旋转点和推力点,三点形成一个三角形。曲轴圆心点和旋转点形成一个杠杆转动过程中动力大小的变化。即做功冲程曲轴对活塞推动的转化效率。
由上述分析得知,现有技术的内燃机在做功冲程时,气体对活塞的推力是由大持续到小的减小变化过程,而曲轴对推力的转化过程是由小到大再到小的转化过程。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现,最大的推力得不到最大的较化效率。而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动力输出,普遍采用了增压、增压中冷、四气门、缸内直喷、可变压缩比等技术,只是增加了做功冲程时的燃烧比,获得了更大的燃烧压力(推力),反而忽略了曲轴从上止点(0度)到下止点(180度)之间的杠杆变化,错失了做功冲程中杠杆原理的使用,降低了曲轴对活塞推力的转化效率。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向势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向势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1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