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待封装PCB板、防溢胶的塑封模具及塑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9087.0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1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郭静;王益昕;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维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H05K1/18;H05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pcb 防溢胶 塑封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待封装PCB板、防溢胶的塑封模具及塑封方法。待封装的PCB板,包括待封装区域、非封装区域和环绕待封装区域与非封装区域的无效区域,所述待封装区域内焊接有电子元件,在所述待封装区域边缘处开设第一浅槽,所述第一浅槽将所述待封装区域和非封装区域隔开,以及相应的防溢胶的塑封模具、塑封方法。本发明在塑封过程中防止多余的胶水溢出到非封装区域内,提高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板塑封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封装PCB板、防溢胶的塑封模具及塑封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PCB板上的电子元件,会对PCB板进行塑封。然而,有的电子元件,特别是光电元件,不宜被塑封块所包覆,以避免光电元件受到模封块的包覆而影响运作,为了兼顾两者的需求,因而产生了局部塑封的技术。但是由于塑封模具与PCB板之间会具有一定缝隙,在局部塑封过程中,塑封胶较多时,塑封胶会通过塑封模具与PCB板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污染到PCB板上的非封装区域,导致PCB板报废,降低了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待封装PCB板、防溢胶的塑封模具及塑封方法,防止塑封胶溢出到非封装区域内,提高成品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待封装PCB板,包括待封装区域、非封装区域和环绕待封装区域与非封装区域的无效区域,所述待封装区域内焊接有电子元件,在所述待封装区域边缘处开设第一浅槽,所述第一浅槽将所述待封装区域和非封装区域隔开。
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浅槽将非封装区域与待封装区域隔开,使得塑封过程中,溢胶会从塑封模具与PCB板之间的缝隙处流入第一浅槽内暂存,避免溢胶流到非封装区域处导致PCB板无法实现其功能而报废,提高了成品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浅槽内不铺设阻焊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浅槽呈L型,所述第一浅槽的两端延伸至所述无效区域内。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浅槽的两端处开设第二浅槽,所述第二浅槽位于所述无效区域内,第一浅槽与第二浅槽相互连通。
一种防溢胶的塑封模具,应用于对前述的待封装的PCB板进行塑封,包括:用于放置待封装的PCB板的下模和带有凹槽的上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压合时,所述凹槽和所述待封装的PCB板之间形成型腔,在所述上模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容纳溢胶的溢胶槽,所述溢胶槽分别与所述待封装的PCB板的无效区域内的第二浅槽相对应。
溢胶槽与第二浅槽的位置对应,上模与下模压合在一起时,第一浅槽内的溢胶可以通过第二浅槽流入溢胶槽内暂存,同时第二浅槽增加了第一浅槽到溢胶槽的流通面积,使得溢出的塑封胶流动更加顺利。
一种防溢胶的塑封方法,应用前述的防溢胶的塑封模具,对前述的待封装的PCB板进行塑封,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封装的PCB板放置于下模上;S2、合上上模,使PCB板的待封装区域位于型腔内,待封装的PCB板的第一浅槽、非封装区域和无效区域位于型腔外,且待封装的PCB板的第二浅槽与上模的溢胶槽对齐,使第一浅槽通过第二浅槽与所述溢胶槽的内部连通;S3、对待封装的PCB板进行塑封,型腔内多余的塑封胶沿着待封装的PCB板的第一浅槽、第二浅槽流至溢胶槽内。
一种待封装PCB板,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子PCB板,相邻两个所述子PCB板之间设有切割道,每个所述子PCB板包括封装区域与非封装区域,所述切割道环绕所述待封装区域和非封装区域,所述待封装区域内焊接有电子元件;在每个所述子PCB板的待封装区域边缘处开设第一浅槽,所述第一浅槽将所述待封装区域和非封装区域隔开。
当待封装PCB板为一整板时,可以对整板上的各个子PCB板进行分别塑封,第一浅槽对应设置在每个子PCB板处,保证所有子PCB板在塑封过程中均可以保护其对应的非封装区域不溢胶。
优选地,所述第一浅槽内不铺设阻焊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维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环维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9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存取料机构及自动贴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具及模钉长度可调节的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