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4564.4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高军委;闫康康;黄森;李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 | 分类号: | B60R21/013;B60R21/36;B60Q9/00;B60R19/02;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发射设备 下部防护装置 红外线处理 红外信号 车距 商用 采集 车辆速度信息 第二控制单元 告警 安全气囊 防护功能 防撞钢梁 启动安全 前方车辆 速度信息 主动防护 形变 气囊 内置 启停 驾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及工作方法,本发明通过第一控制持续采集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信息和车辆速度信息,并将车距信息和速度信息与内置阈值进行对比,来控制告警单元的启停,通过红外线处理设备持续采集红外线发射设备的红外信号,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使防撞钢梁发生形变,红外线处理设备未接收到红外线发射设备的红外信号时,第二控制单元启动安全气囊,保护行人。本发明具有用于提醒驾驶人员主动防护功能,以及通过安全气囊保护行人的被动防护功能,使本发明能够更好的对行人进行保护,适用于各种事故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性能是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商用车的主动安全设备较多,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一些突发交通事故中,主动安全设备不能够起到保护行人与车辆的功能,需要被动安全设备对行人、车辆进行保护。一种具备主动与被动防护功能的商用车前下防护装置的开发将会更大程度的保护行人与车辆。
前下防护装置是商用车碰撞安全性的重要部件,可有效起到被动安全保护功能。大多前下部防护装置是由简单的防撞横梁安装在车辆前端形成,只能起到缓冲碰撞力的作用,无法预测、警告碰撞事故的发生,当发生重大事故时无法及时将事故信息发送出去,功能单一且结构没有被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及工作方法,能够预测、警告碰撞事故的发生,在重大交通事故中有效保护行人、车辆的同时将事故信息发送到大数据平台,相关部门可根据事故信息做出抢救措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型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防撞钢梁上的红外线发射设备、红外线处理设备和若干环境监测设备,红外线发射设备和红外线处理设备相向设置,防撞钢梁上设置有若干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启动时能够置于车辆前部;
环境监测设备包括车距检测单元、告警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连接车辆CAN总线,车距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本车辆与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车距信息,并将车距信息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采集车辆速度信息,控制单元根据车型信息和速度信息控制告警单元的启停;
红外线处理设备包括红外线接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连接安全气囊,红外线接收单元用于持续接收红外线发射设备发射的信号,并将信息发送至第二控制单元,若第二控制单元未接收到红外线发射设备发射的信号,则启动安全气囊。
防撞钢梁上设置有左支架和右支架,车辆前部的横梁上设置有左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与连接支架和右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防撞钢梁的两端分别与横梁间设置有斜撑梁。
安全气囊为三个,等间距分布在防撞钢梁上。
第一控制单元连接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连接GPS模块,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均无线通讯模块,若第二控制单元启动安全气囊,则第二控制单元通过GPS模块采集当前位置信息,连同第一控制单元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进行发送。
一种智能型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控制单元持续采集本车辆与前方车辆的车距信息和车辆速度信息,并将车距信息和速度信息与内置阈值进行对比;
红外线处理设备持续采集红外线发射设备的红外信号;
步骤二,当车距信息小于阈值,车速信息大于阈值时,第一控制单元启动告警单元;启动告警单元后,当车距信息大于阈值,车速信息小于阈值时,第一控制单元关闭告警单元;
当红外线处理设备未接收到红外线发射设备的红外信号时,第二控制单元启动安全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4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事故告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矿车防撞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