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1911.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6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港区浜松***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车辆 转向架 缸体 加速度传感器 减振装置 可移动地 信号线 车身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D1),其具备:与铁道车辆上的车身(B)相连的缸体(2);一端与铁道车辆上的转向架(T)相连并且另一端可移动地插入到缸体(2)内的连杆(4);安装在连杆(4)上检测转向架(T)加速度的转向架侧加速度传感器(30),转向架侧加速度传感器(30)的信号线(L1)被保持于缸体(2)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
技术背景
在铁道车辆上具备:安装在车身与前后转向架之间的复动型阻尼力可变减振器;检测车身左右方向上的加速度的车身侧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转向架左右方向上的加速度的转向架侧加速度传感器;控制阻尼力可变减振器的控制器,有时,还设有抑制相对于车身行驶方向的左右方向振动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
这种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例如,如JP2003-267217 A所公开的那样,根据使用这些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车身和转向架的加速度来获得车身与转向架之间的相对速度,根据卡诺普法则来调整阻尼力可变减振器产生的阻尼力,由此对阻尼力可变减振器进行半有源控制。
发明内容
所述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需在转向架上设置加速度传感器,但控制器被设置在车身上。因此,为能够应对转向架相对于车身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移,而需要将连接控制器和转向架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线长度设为足够长度的余长。
就这样,使信号线具有余长的话,不宜操作信号线,因此,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在铁道车辆上的搭载性就会出现恶化,并且成本也会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提高在铁道车辆上的搭载性,且也可降低成本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具备:与铁道车辆上的车身相连的筒构件;一端与铁道车辆上的转向架相连,并且另一端可移动地插入到筒构件内的连杆;安装在连杆上检测转向架加速度的转向架侧加速度传感器,转向架侧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线被保持于缸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铁道车辆截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回路结构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一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侧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二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侧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二的第一变形示例中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侧面图。
图6是实施方式二的第二变形示例中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侧面图。
图7是实施方式二的第三变形示例中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侧面图。
图8是实施方式二的第四变形示例中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侧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二的第五变形示例中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侧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三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一的铁道车辆用减振装置D1作为铁道车辆的车身B减振装置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其具备:具备作为与车身B相连的筒构件的外筒2,和一端与铁道车辆上的转向架T相连,另一端可移动地插入到外筒2内的连杆4的缸体装置C;安装在连杆4上检测转向架T加速度的转向架侧加速度传感器30;安装在外筒2检测车身B的加速度的车身侧加速度传感器31;与转向架侧加速度传感器30连接的信号线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株式会社,未经KY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1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