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远程维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31663.7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0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G07C5/00;H04W4/44;G08C17/02;H04W52/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休眠 远程维护系统 唤醒 芯片 远程监控平台 蓄电池 高压接触器 新能源车辆 直流转换器 安全监控 安全隐患 车辆电池 车辆维护 车辆维修 低压开关 低压线束 电池系统 动力电池 高压线束 驱动系统 实时监控 系统构架 远程无线 整车状态 终端设备 涉水 整车 自带 搁置 构架 保养 遥控 终端 维护 通信 优化 | ||
1.一种车辆远程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其中:
高压部分,包括通过高压线束依次连接的动力电池、高压接触器SW2、直流转换器(DCDC)、高压接触器SW1;高压接触器SW1另一端通过高压线束连接低压部分的蓄电池;
低压部分,包括蓄电池及其低压线束,蓄电池的低压线束分别通过低压开关S1、S2、S3向电池管理系统(BMS)、整车控制器(VCU)和车载远程终端(OTB)供电;还包括远程监控平台、终端设备和遥控执行终端;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整车控制器(VCU)和车载远程终端(OTB)之间通过CAN网络进行通信,所述整车控制器(VCU)通过CAN控唤醒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载远程终端(OTB);整车控制器(VCU)和车载远程终端(OTB)自带休眠芯片,其中整车控制器(VCU)的休眠芯片定时自我唤醒,车载远程终端(OTB)的休眠芯片通过远程无线信号唤醒;
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通过CAN网络进行通信;车载远程终端(OTB)与远程监控平台、远程监控平台与终端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传输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程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手机、PAD、固定电脑、笔记本电脑、穿戴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程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执行终端包括车辆水位警戒传感器、车辆内温度监传感器、车辆摄像头、车辆除霜、车辆加热、司机座椅加热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程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VCU)芯片定时唤醒、同时唤醒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载远程终端(OTB)、直流转换器(DCDC)、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远程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VCU)的休眠芯片唤醒周期人为设定;所述车载远程终端(OTB)的休眠芯片通过远程无线通信唤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远程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电压偏低时,整车控制器(VCU)唤醒直流转换器(DCDC),通过动力电池对低压蓄电池进行充电。
7.一种车辆远程维护系统的远程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周期性唤醒整车控制器(VCU)的休眠芯片,整车控制器(VCU)通过CAN总线唤醒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载远程终端(OTB)、直流转换器(DCDC)、以及需要的遥控远程终端,唤醒后整车控制器(VCU)自动巡检,检查车辆状态,电池管理系统(BMS)自动巡检,检查电池状态,巡检中如发现异常,通过CAN网络发送故障报文到车载远程终端(OTB),车载远程终端(OTB)通过无线传输到远程监控平台,并推送到客户的终端设备上;用户针对推送的故障和故障等级进行分等级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程监控的功能包括:整车状态、电池状态、蓄电池状态、车辆水位预警状态、维护点维修提醒。
9.一种车辆远程维护系统的遥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人工操作、发送无线指令到远程监控平台或直接发送指令到车载远程终端(OTB),车载远程终端(OTB)唤醒芯片,同时接收指令并进行解析;车载远程终端(OTB)将指令传送给整车控制器(VCU),整车控制器(VCU)唤醒待工作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或遥控执行机构,并发送执行指令;电池管理系统(BMS)或遥控执行机构,执行指令实现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遥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遥控功能包括电池自加热、电池均衡、整车加热、司机座椅加热、整车除霜;各个单元在执行完相应操作后,自动停止工作或进入休眠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316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电动车辆与充电桩绑定运营的方法
- 下一篇:动力电池组的检测维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