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燃料电池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及其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338.7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谋;汪伟;卢贵兵;方建伟;陈绪强;周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B60L50/7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能量回收 动力电池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 制动踏板 最大可充电电流 充电电流 触发开关 回收能量 能量回收 判断依据 燃料电池 油门踏板 制动回馈 制动力矩 制动系统 有效地 制动力 最大化 检测 损毁 制动 采集 保证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通过采集油门踏板的信号作为能量回收的触发开关信号;通过检测制动踏板的深度作为制动力矩大小的判断依据;然后通过检测动力电池的SOC与燃料电池的工作状态,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动时根据氢燃料电池的工作状态,采取合理、安全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能最大化回收能量,不会因为制动踏板而损失过多能量;同时,在氢燃料电池工作时,保证动力电池充电电流不超过最大可充电电流,防止制动回馈电流过大损毁动力电池,也有效地增加了制动力,使制动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动力与制动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节能与环保的双重压力,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使用清洁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在续航上远不及传统汽车,所以这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大制约条件,所以如何高效利用汽车所携带的能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现有技术中,对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有了很多技术方案,但是,对于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还没有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技术方案,能量的回收效率不太高,甚至对车辆的制动性能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其目的是实现制动能量的最大化地回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置于VCU中,通过实时采集轮速传感器的信号,得出车速信号,接收BMS充放电信息,对电池状态实时监测;接收控制所需要的油门踏板、制动踏板信息;
所述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通过采集油门踏板的信号作为能量回收的触发开关信号;通过检测制动踏板的深度作为制动力矩大小的判断依据;然后通过检测动力电池的SOC与燃料电池的工作状态,进行制动能量回收。
为了实现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的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两种工作模式:
模式一:所述的汽车处于只有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输出的状态;
模式二: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共同工作的状态。
当所述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处于所述的模式一,制动时只需考虑动力电池的工作状态;
当驾驶人松开油门踏板,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开始工作,并根据在松开油门踏板之后的车速、动力电池包此时可以进行快充的最大电流,计算出电机控制器所要发出的制动负扭矩,然后发送给到电机,进行电机反拖,实现制动同时进行能量回收。
在驾驶人松开油门踏板之后,并进行踩刹车制动,为了最大化的回收能量,在此过程中,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在计算制动负扭矩时,将制动踏板的制动强度信号即也包括在内;
所以,在此时制动时,制动负扭矩的计算依据:松开油门踏板时的车速、驾驶人踩刹车的制动强度,以及动力电池在回收能量时的可快充的最大电流信息,在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制动负扭矩随着车速、制动强度、动力电池状态信息的变化相应动态变化,时刻保证能量回收的最大化;同时保证驾驶人在制动过程中能感觉到明显的制动力,提高车辆的可操纵性。
随着车速持续下降至10Km/h时,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停止工作,此时,在驾驶人没有主动进行制动时,车辆将在此车速下进行蠕动行驶。
当所述的汽车在混动模式下工作,即所述的模式二,动力输出系统的电流由两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