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酸测序方法以及一种核酸测序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34908.0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二凯;章文蔚;陈奥;徐崇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海罗 |
地址: | 51808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酸 方法 以及 试剂盒 | ||
一种核酸测序方法和一种核酸测序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核酸探针,连接酶,3'端连接有阻断基团的dNTP,聚合酶,用于切除连接在dNTP的3'端的阻断基团的试剂1,和用于切除核酸探针上未与被测碱基结合的其余核苷酸的试剂2。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测序领域,涉及一种核酸测序方法以及一种核酸测序试剂盒。具体地,所述核酸测序方法为DNA测序方法。具体地,所述核酸测序试剂盒为DNA测序试剂盒。
背景技术
连接测序法由Complete Genomics和ABI两家公司分别开发出来,采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基本原理都是通过连接酶连接上荧光修饰的DNA探针。该DNA探针在某些位置为特定碱基以识别待测序列,其余位置为随机序列可以和其它待测位置形成互补链。连接反应之后,去掉未连接的探针,之后通过光学手段检测连接上的探针信号而确定该位置的序列。
Complete Genomics采用以不同的荧光基团分别标记4个不同碱基的探针。第一组探针的5’端的第1个位置分别为4个不同的碱基,之后的碱基为随机序列从而可以结合到待测的随机序列上,通过连接酶连接到引物序列之后,检测荧光获得该位置的碱基信息。去掉加上的序列,加入新的测序引物之后进行第二组探针的杂交和连接,第二组探针的5’端第2个位置分别为4个不同的碱基,其它位置为随机序列,在这之后进行检测第2个位置的荧光分子从而确定第2位置的序列。类似地,分别确定第3-8位置的碱基序列。一共使用8组探针,确定前八个碱基序列,之后加入更长的新的测序引物开展后面8个碱基的测序。
ABI的连接测序法被称为Sequencing by Oligonucleotide Ligation andDetection(SOLiD),采用16组不同的探针,每组探针的前面2个为固定序列,后面三个碱基为随机序列,之后三个碱基为通用碱基,在随机碱基和通用碱基(第5和第6)连接的方法为O-P-S,以上序列既可以从5’端开始排序也可以从3’端开始排序。如下面的式I所示,如果从5’端排序,随机碱基3’端为氧原子,第一个通用碱基5’端为硫原子。从3’端排序则相同,第3个随机碱基的5’端为氧原子,第一个通用碱基的3’端为硫原子。
测序从3’端向5’端方向,加上测序引物,使用测序探针连接检测,连接反应体系中,模板与引物互补配对,引物连接在磁珠上,直接进行拍照。用银离子切除(银离子可以特异性的和硫元素结合,从而切断S-P键,断裂之后P接氢氧离子,S接上银离子),如此所有通用碱基被切掉,5’端方向留下磷酸基团,下一个循环连接在5个碱基后面的位置。多次重复之后,去掉测序链重新杂交新的引物,新的引物比之前多一个碱基,再重新循环多次之后,去掉测序链杂交第3次的引物。这样重复多次可以使整个序列连接起来,并通过信号的交叉对比,确定每个位置的序列信息。
连接测序法有如下几方面的不足:(1)探针数量或种类多,导致成本较高;(2)SOLiD方法每次加入5个碱基,在一个循环或者几个循环之后要重新加载测序引物,增加测序成本和时间成本;(3)切除方法对测序体系并不友好。作为测序中的生化反应,很多酶对过渡金属非常敏感,另外,使用银离子容易有残留,难以避免对后续实验的影响,例如,反应的缓冲液中可能有氯离子,银离子易于与之生成沉淀;另外,银离子还可以和T碱基形成T-Ag-T结构的错误配对(mismatch)。
Illumina的边合成边测序方法则采用可逆阻断基团的修饰3’端羟基并且碱基上可逆连接荧光染料(如图1所示),在每个循环聚合上一个碱基,检测该位置的荧光信号确定碱基信息,在确定碱基信息之后,对3’端阻断基团和碱基上的荧光染料进行切除,3’端阻断和碱基上连接荧光染料的基团为同一类型基团,因此可以被同时切除。
然而,Illumina的阻断采用叠氮亚甲基的方式,切除采用有机膦化物(如图2所示),而染料和碱基之间有长链连接,长链中设计了叠氮亚甲基的衍生物。在切除之后连接基团和3’端一样也是有一个羟基生成,并且除了羟基之外还有数十个原子(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34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