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障方法、装置及协作式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6825.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松;刘培超;庄飞飞;雷德华;刘志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作式 避障 机器人 检测模式 检测信息 范围确定 检测区域 减速指令 制动指令 机器人技术领域 协作机器人 工作效率 人本发明 制动模式 传统的 检测区 |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障方法、装置及协作式机器人。本实施例提供的避障方法、装置及协作式机器人,通过获取所述协作式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根据所述工作范围确定检测模式;基于所述检测模式,获取检测区的检测信息;基于所述检测信息,生成减速指令或制动指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协作式机器人的工作范围确定检测区域,确定检测模式,进而确定检测区域的类型,并通过不同的检测信息生成减速指令或制动指令,以实现协作式机器人的避障,相对于传统的避障均设置为制动模式,该种避障方式能够提高协作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障方法、装置及协作式机器人。
背景技术
协作式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中的一个重要的细分类别,用于与人类共同工作,实现人机协作。协作式机器人可应用于多个行业,例如,应用在电子设备的生产流水线上、应用在家具制造产线等。
因协作式机器人需要与人类进行合作完成工作,实现防碰撞的避障是协作机器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避障方法多采用单一模式,即检测到障碍物立即停止当前工作,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避障方法、装置及协作式机器人,以实现协作式机器人的避障,并且提高协作式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障方法,应用于协作式机器人,所述协作式机器人运动方向上预设有检测区,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工作范围;
根据所述工作范围确定检测模式;
基于所述检测模式,获取检测区的检测信息;
基于所述检测信息,生成减速指令或制动指令。
可选地,所述工作范围包括直线工作范围与曲线工作范围;
所述根据所述工作范围确定检测模式,包括:
当所述工作范围为直线工作范围时,确定所述检测模式为直线检测模式;
当所述工作范围为曲线工作范围时,确定所述检测模式为曲线检测模式。
可选地,所述直线检测模式的检测区为矩形;
所述曲线检测模式的检测区为扇形。
可选地,所述检测区包括自协作式机器人往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检测区、第二检测区以及第三检测区;所述检测信息包括第一检测信息与第二检测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检测模式,获取检测区的检测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检测模式,获取第一检测区的第一检测信息;
基于所述检测模式,获取第二检测区的第二检测信息;
基于所述检测模式,获取第三检测区的第三检测信息。
可选地,基于所述检测信息,生成减速指令或制动指令,包括:
当所述第一检测信息为正常检测信息时,生成制动指令;
当所述第二检测信息为异常检测信息时,生成第一减速指令;
当所述第三检测信息为异常检测信息时,生成第二减速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避障装置,应用于协作式机器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协作式机器人的工作范围;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范围确定检测模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检测模式,获取检测区的检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