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7999.3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新;史艳彬;钟博;张春丰;李康宁;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04 | 分类号: | F02D9/04;F02D9/08;F02M26/14;F02M26/2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李泉宏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 系统 | ||
1.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由两组以上气缸构成,其中一组为可调气路气缸(1),其他组为独立分组气缸(2);可调气路气缸(1)通过进气歧管(3)连接第一进气管路(4),各组独立分组气缸(2)通过进气歧管(3)连接各自的分组进气管路(5);可调气路气缸(1)通过排气歧管(7)连接第一排气管路(8),各组独立分组气缸(2)通过排气歧管(7)连接各自分组排气管路(9);所述第一进气管路(4)上设有进气开关阀(6),用于控制可调气路气缸(1)开启和关闭;分组排气管路(9)输入涡轮增压器(17)涡轮流道;流经涡轮流道后燃气进入排气后处理装置;
第一进气管路(4)和分组进气管路(5)与进气总管(13)连接,进气总管(13)与进气中冷器(15)连接,进气中冷器(15)与压气机(16)连接,气体依次经由压气机(16)、进气中冷器(15)和进气总管(13)进入系统;
第一排气管路(8)出口连接可调控制阀(11),可调控制阀(11)具有两个出口,一个为EGR出口(19),一个为排气出口(18);其中,EGR出口(19)通过EGR管路(12)连接EGR冷却器,由EGR冷却器的排气管路输送至进气总管(13);排气出口(18)与第三排气管路(10)连接;
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7)可以仅有一个流道或具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对称涡轮流道、也可具有两个大小不相等的非对称涡轮流道;当涡轮增压器(17)仅有一个流道时,第三排气管路(10)连接至分组排气管路(9),通过分组排气管路(9)输入涡轮增压器(17)涡轮流道;当涡轮增压器(17)具有双流道涡轮时,连接独立分组气缸(2)的分组排气管路(9)输入涡轮增压器(17)的不对称涡轮的大流道,或者对称涡轮流道其中的一个流道;可调气路气缸(1)排气可通过第三排气管路(10)输入涡轮增压器(17)的不对称涡轮的小流道,或者对称涡轮流道的另一个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可调控制阀(11)中的可调节控制元件位于管路交汇处;在第一排气管路(8)出口一侧和可调节控制元件接触区域具有凸出轮廓结构A,第三排气管路(10)入口同第一排气管路(8)相对一侧和可调节控制元件接触区域具有凸出轮廓结构B,EGR管路(12)和第三排气管路(10)之间同第一排气管路(8)相对的壁面具有凹型轮廓同可调节控制元件配合;所述的可调节控制元件为阀结构,围绕相对废气的流动方向横向的摆动轴线能够摆动地设置;所述摆动轴线相对第一排气管路(8)、EGR管路(12)和第三排气管路(10)的轴线垂直进行安装;可调节控制元件顶部能够与凸出轮廓结构A配合形成密封结构,可调节控制元件底部设有凸出弧形结构,同第三排气管路(10)壁面相对应位置具有凸台,在阀芯封闭第一排气管路(8)时,第三排气管路(10)进口内壁面和凸台接触密封;
所述的可调节控制元件通过与凸出轮廓结构A、凸出轮廓结构B和凹型轮廓,以及第一排气管路(8)和第三排气管路(10)的内壁面共同作用,通过可调节控制元件的摆动,将可调气路气缸(1)排气部分或全部再循环到发动机进气系统中,也可以封闭排气再循环到发动机进气系统中的EGR管路(12);所述的可调控制阀(11)可以将可调气路气缸(1)排气部分或全部通过第三排气管路(10)输入排气后处理装置,也可以封闭第三排气管路(10);所述的可调控制阀(11)可密封第一排气管路(8),使可调气路气缸(1)排气无法通过EGR管路(12)流向进气系统,无法通过涡轮流道流向排气后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79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