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抓放型机械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2245.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3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邢晓光;黄立中;宋娟;赖勋;赵欣;罗佳龙;冷兴英;何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10 | 分类号: | B25J15/10;B25J15/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杨长青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 滑动套 中心轴 连杆机构 安装盘 手爪 弹簧限位件 动作控制 流体驱动 活塞杆 主驱动 缸体 机械手结构 复位弹簧 连杆两端 连接滑槽 连接中心 外侧设置 连接端 上端 滑槽 两套 下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抓放型机械手,涉及机械手领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抓放型机械手。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抓放型机械手,包括中心轴、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以及至少两套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手爪,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包括缸体和活塞杆;中心轴的上端为连接端,中心轴外侧设置安装盘,安装盘下方设置滑动套,缸体固定连接于滑动套的外侧,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安装盘,中心轴的下端设置弹簧限位件,弹簧限位件和滑动套之间设置复位弹簧;连杆机构包括主驱动连杆和动作控制连杆,主驱动连杆两端分别连接中心轴和手爪,手爪上设置滑槽,动作控制连杆两顿连接滑槽和滑动套。抓放型机械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手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手能模仿人手掌和手臂的某些动作,按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是一种适合于进行重复操作的自动操作装置。现有的机械手大都结构复杂,保养和维护费用都较高。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5272063 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6月1日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抓取机械手,该抓取机械手包括连杆、气缸和手爪,采用连杆和气缸的组合实现抓取物料,还包括缓冲杆,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另外,现有的机械手不能感应需要抓取的物品的距离,在自动识别并进行抓取执行方面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抓放型机械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抓放型机械手,包括中心轴、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以及至少两套连杆机构,每套连杆机构分别连接手爪,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每套连杆机构包括主驱动连杆和动作控制连杆;
中心轴的上端为连接端,中心轴上段外侧固定设置安装盘,安装盘下方的中心轴外侧设置滑动套,安装盘的下侧设置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其中缸体固定连接于滑动套的外侧,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安装盘,中心轴的下端设置弹簧限位件,弹簧限位件和滑动套之间设置复位弹簧;
每套连杆机构的主驱动连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中心轴,主驱动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手爪,手爪上设置滑槽,动作控制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手爪的滑槽,动作控制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滑动套。
进一步的是:每套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辅助驱动连杆,辅助驱动连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滑动套,辅助驱动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主驱动连杆和手爪的连接点。
进一步的是:所述弹簧限位件为距离感应器,并且距离感应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可控制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
具体的:所述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为三个,连杆机构为三套,手爪为三个,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和连杆机构交错布置。
具体的:所述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为气压缸或液压缸。
具体的:每套连杆机构的主驱动连杆连接手爪的一端设置叉头,每套连杆机构的动作控制连杆包括两块连接板,两块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手爪的滑槽的两侧。
中心轴相对固定,活塞杆位于缸体内,此时手爪呈张开状态。抓放型机械手的运行过程是:活塞杆位于缸体内,此时手爪呈张开状态。首先,向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注入流体,活塞杆从缸体内进行上顶,中心轴相对滑动套整体上移,复位弹簧压缩,通过主驱动连杆和动作控制连杆实现手爪开始做收缩抓取动作,直至将工件或被抓物抓住。然后,通过中心轴连接端的上部设备将工件或被抓物体移送至指定位置。最后,释放工件或被抓物体。释放工件或被抓物体时,流体驱动直线执行机构释放流体,复位弹簧回弹,活塞杆逐步回位至缸体内,同时滑动套相对上升,手爪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开始做张开动作,将工件或被抓物体放开,直至手爪恢复原位,并如此反复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抓放型机械手结构简单,通过连杆机构控制手爪的张开和抓取被抓物体,可靠性高,顺应了自动化生产的大趋势,可满足无人生产车间的生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2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变掌机构
- 下一篇:气动软体夹持器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