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及其设计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19095.0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4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宏大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00 | 分类号: | F02B75/00;F02F3/26;F02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工质内能 转化 能量转换方式 往复活塞式 单位排量 弹性储能 弹性势能 机械效率 燃油燃料 热效率 升功率 压缩比 质量比 机身 减小 制造 发动机 燃料 燃烧 排放 引入 应用 | ||
1.一种内燃机,其特征是:内燃机包含有弹性储能结构,弹性储能结构是一个具有弹性的结构,其功能作用是可以存储能量和迅速转换弹性势能;当燃烧工质膨胀做功所引起的力或力矩大于弹性储能结构的弹力或弹力力矩时,弹性储能结构发生弹性形变,工质内能转化为弹性储能结构的弹性势能,当弹性储能结构的外部应力小于其弹力时,储存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负荷能;也就是,内燃机燃烧工质膨胀做功过程中,其燃烧工质内能除转化为负荷能外,工质内能也可以转化为弹性势能,然后保存的弹性势能再转化为负荷能,即是附加了工质内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再转化为负荷能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是:燃烧室构造是带有弹性的燃烧室或者是半刚性半弹性的燃烧室,此弹性燃烧室作为内燃机的弹性储能结构,内燃机的能量转化过程附加了工质内能转化为燃烧室的弹性势能再转化为负荷能的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一种设计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构造带有弹性的燃烧室或者是半刚性半弹性的燃烧室,此弹性燃烧室作为内燃机的弹性储能结构,内燃机的能量转化过程附加了工质内能转化为燃烧室的弹性势能再转化为负荷能的过程;在气体压缩过程中,燃烧室表现为刚性压缩或有限弹性压缩;在内燃机燃料燃烧和燃烧工质做功过程中,燃烧室表现为半刚性半弹性,当燃烧室压强等于或低于预设定值时,燃烧室体现为刚性,当燃烧室压强增加到大于预设定值时,燃烧室表现为弹性,并发生弹性形变,工质内能迅速转化为燃烧室弹性势能,当燃烧室压强减小时,保存的燃烧室弹性势能转化为负荷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设计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燃烧室开有孔洞直接连接一个弹性气缸,弹性气缸与燃烧室共同组成半刚性半弹性空间形成弹性燃烧室,此弹性燃烧室为弹性储能结构;当燃烧室的压强小于或等于预设定值时,弹性气缸表现为刚性,燃烧室也表现为刚性;当燃烧室的压强大于预设定值时,弹性气缸被压缩,燃气进入弹性气缸空间,整个燃烧室发生弹性形变,燃烧工质膨胀做功,工质内能转化为弹性气缸的弹性势能;当燃烧室的压强减小时,弹性气缸恢复,弹性势能转化为负荷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设计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其活塞使用半刚性半弹性可变长度活塞,活塞的长度弹性可变,此活塞是弹性可变长度活塞,是一个弹性储能结构;发动机气缸、气缸盖、活塞一起构成半刚性半弹性的燃烧室,此弹性燃烧室为弹性储能结构;当燃烧室的压强等于或低于预设定值时,其活塞表现为刚性,燃烧室也表现为刚性;当燃烧室的压强大于预设定值时,活塞表现为弹性,燃烧室也表现为弹性,活塞被弹性压缩,活塞长度缩小,工质内能转化为活塞中的弹性势能,当燃烧室的压强减小时,活塞长度弹性恢复,弹性势能转化为负荷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设计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构造弹性可变长度活塞连杆,其活塞连杆长度弹性可变,是半刚性半弹性的活塞连杆,此活塞连杆是一个弹性储能结构,使得发动机的气缸、气缸盖、活塞和活塞连杆一起构成半刚性半弹性的燃烧室,此弹性燃烧室为弹性储能结构;当燃烧室压强等于或低于预设定值时,活塞连杆表现为刚性,燃烧室也表现为刚性;当燃烧室的压强大于预设定值时,活塞连杆表现为弹性,燃烧室也表现为弹性,活塞连杆被弹性压缩,工质内能转化为活塞连杆中的弹性势能,当燃烧室的压强减小时,活塞连杆长度弹性恢复,弹性势能转化为负荷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设计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活塞式发动机气缸与气缸盖之间可以活动以改变燃烧室的空间大小,内燃机气缸与气缸盖之间是半刚性半弹性的连接,形成弹性燃烧室,此弹性燃烧室为弹性储能结构;当燃烧室的压强等于或低于预设定值时,其气缸与气缸盖之间为刚性不活动的,燃烧室空间不变;当燃烧室的压强大于预设定值时,其气缸与气缸盖之间作弹性移动,燃烧室空间增大,工质内能转化为气缸与气缸盖之间的弹性势能,当燃烧室的压强减小时,气缸与气缸盖弹性恢复,弹性势能转化为负荷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宏大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宏大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90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发动机
- 下一篇:超高始燃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及其设计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