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重酶敏感特性的抗体核酸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2233.1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3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贺慧宁;于志立;裴醒;张晓娟;王建新;黄永焯;杨志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3 | 分类号: | A61K31/713;A61K47/6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30007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重 敏感 特性 抗体 核酸 药物 偶联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与临床药学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双重酶敏感特性的抗体核酸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抗体核酸药物偶联物具有A‑m‑X‑Y‑B所示结构,其中,A为抗体,X为通过短肽m与所述A共价连接的穿膜肽,Y为与所述X共价连接的柔性链段,B为与所述Y共价连接的核酸药物。本发明的抗体核酸药物偶联物具有普适性,可用作多种核酸药物传递系统,也为近一步的临床转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此外,本发明的抗体核酸药物偶联物也可用作体外筛选药物。根据不同药物研究中体外筛选目的的不同,上述核酸偶联物可以作为阳性对照或阴性对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与临床药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双重酶敏感特性的抗体核酸药物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结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于全球第三位,每年新增136万病例,其中有超过五十万人死于结肠癌,占每年诊断的癌症病例的40%。结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长趋势。目前结肠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冷冻疗法、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较高的术后复发率成为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障碍。在以化疗为主要策略的治疗过程中,利用不同的药物或联合用药来减少癌细胞分裂。但由于常规的化疗会将药物递送至非靶向部位,从而产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并最终导致耐药,迄今为止尚未取得满意的治疗结果。因此寻找到高效低毒的药物并构建合理的靶向递送体系是当前结肠癌治疗的发展方向。
自1998年RNA干扰(RNAi)技术被首次发现以来,以其高度特异性,分子靶向性,高效性在近二十年间迅猛发展。由于RNAi技术在癌基因沉默、协同增效放疗/化疗、促进凋亡、调控细胞周期、抗血管生成等方面均可发挥作用,siRNA药物在临床的实验及应用不断增加,涵盖的疾病包括原发性及转移癌症、眼部相关疾病、TTR相关淀粉样病变、血友病、高胆固醇血症等许多方面,其中,将裸siRNA应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眼局部治疗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截至2015年,共有2210个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获批准,其中78.1%处于I或I/II阶段。但是由于siRNA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由于磷酸骨架所致的聚阴离子特性(约-40电荷)、分子量大(MW:1.3×104至1.5×104Da)等使其在全身给药后不易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进入细胞,此外核酸酶易感性、高免疫原性等特性使siRNA易被肾小球滤过后有效去除,导致血浆半衰期短于10分钟而难以发挥药效。这些问题部分地通过选用合理的载体来解决。
以穿膜肽(CPP)介导的siRNA递送是近年来研究较为火热的课题。穿膜肽是一类富含碱性氨基酸的短肽,通常具有5-30个氨基酸,能有效穿透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进入细胞,同时还可携带多种分子易位进入细胞内,细胞毒性小,效率高。最主要的一类CPP是从病毒中分离出来的,如源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蛋白的Tat衍生肽,PenetratinTM,Transportan等在与siRNA结合后,被证实可以在缺乏转染试剂的情况下,成功转染细胞。考虑到穿膜肽的来源及获取时在应用上的限制,我们选取了源于天然鱼精蛋白酶解产生的低分子量鱼精蛋白(LMWP),其序列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已证实具有穿膜效应。同时LMWP毒性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获取并可进行规模化生产,为siRNA递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医科大学,未经天津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2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