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走机器人的自适应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15433.6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6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周骥;冯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钟宗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机器人 自适应 标定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行走机器人的自适应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设置关于行走机器人的左轮线速度的第一权重系数、关于右轮线速度的第二权重系数以及关于角速度的第三权重系数;通过定位迭代获得当前理论坐标,通过视频定位获得当前实际坐标;根据当前理论坐标与当前实际坐标的偏移,求解至少一组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以用于获得理论坐标。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根据场景的变化和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变化自适应校准,可以使机器人在各种场景下都能达到很好的运动精度,大大提高了标定的准确性以及适用于不同场景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标定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行走机器人的自适应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也使得智能机器人领域得到大力发展。对于机械臂抓取,传统地采用人工示教的方式,如手掰机械臂,使机械臂到某个固定位置进行抓取,这种方式比较低效并且由于机械臂对周围环境毫无感知能力,如果机械臂位置或是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机械臂则抓不到物体。
将计算机视觉应用到机器人领域,通常是结合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的方法分析处理图像数据,获得目标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姿态,有了目标物体的位姿,机器人便可以自主地进行路径规划。
而将物体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机械臂坐标系下,就称作相机和机器人的手眼标定,这是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机械臂抓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根据相机安装位置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种:安装在机械臂上,相机随机械臂而动,称作眼在手上(eye in hand),安装在机械臂外,相机不随着机械臂运动,称作眼在手外(eye to hand)。而一般手眼标定过程繁杂,需要人工干预,或取标志点,或人工记录数据,不方便使用,而视觉实验中用到手眼标定的时候很多,无论是相机位置或机械臂位置发生变化,相机类型或机械臂类型发生变化时,都要重新进行手眼标定,而传统的手眼标定耗时较长,大大拉长了视觉实验的周期。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走机器人的自适应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行走机器人的自适应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根据场景的变化和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变化自适应校准,可以使机器人在各种场景下都能达到很好的运动精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走机器人的自适应标定方法,设置关于行走机器人的左轮线速度的第一权重系数、关于右轮线速度的第二权重系数以及关于角速度的第三权重系数;通过定位迭代获得当前理论坐标,通过视频定位获得当前实际坐标;根据当前理论坐标与当前实际坐标的偏移,求解至少一组所述第一权重系数、第二权重系数和第三权重系数,以用于获得理论坐标。
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采集步骤,设所述行走机器人位于基于地面的平面坐标系内运动,采集行走机器人的左轮实际线速度Vleft、右轮实际线速度Vright、两轮之间的间距E;
当前理论坐标获得步骤,根据前一时刻Tn-1的平面坐标(xn-1,yn-1)和所述前一时刻至当前时刻的运动数据组,获得当前时刻Tn所述行走机器人的当前理论坐标(xn,yn),所述运动数据组包括左轮线速度VL=αVleft、右轮线速度VR=βVright、两轮之间的间距E以及角速度W,
其中,角速度其中,α、β、δ为权重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154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