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的机器人转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97323.1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0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塞弗茵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9/00;B25J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全方位 旋转 机器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的机器人转臂结构,包括机座和传动机箱,所述机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套,且机座的上端设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铭牌,且转筒的外表面设有联动机架。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的机器人转臂结构,设有防划薄膜、伸缩式缓冲弹簧杆和红外感应器,能够防止电子显示计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产生划痕,保护电子显示计的清晰度,还能增加转臂的缓冲减震性能,减小转臂的机械转动对自身结构上的冲击,便于工作人员对机器进行检测和维修,可以感应到转臂周围的障碍物,便于转臂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完美地避开障碍物,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的机器人转臂结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转臂结构是一种便于机器人的机械手进行转动的机械结构,它可以实现机器人手臂的转动,机器人转臂结构在位置上要实现机器人手臂在各个方向上的转动,同时要进行电流信号和机械动力的传输,继而帮助机器人实现完美的机械操作,现在市场上机器人所采用的结构在位置转动上还拥有较大的限制,所能进行的操作角度还十分有限,且在操作的精确度上还有待提高,转臂容易受到操作场地的限制,自我调整和避开障碍物的性能较差。
现有的机器人转臂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电子显示计长时间使用后,表面容易产生划痕,影响电子显示计的清晰度,不便于人们查看数据,其次,可以操作的角度有限,且转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障碍物的影响,无法自行避开,转臂在使用时候,人们无法精确了解到转臂的运行状态,影响人们对转臂的检查和维修,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的机器人转臂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的机器人转臂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的机器人转臂结构,包括机座和传动机箱,所述机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套,且机座的上端设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铭牌,且转筒的外表面设有联动机架,所述联动机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伸缩式缓冲弹簧杆,所述传动机箱的上端设有降噪器,且传动机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母,所述传动机箱的一侧设有操作机头,且操作机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子显示计,所述电子显示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且红外感应器的一侧设有连接传输头,所述电子显示计的外表面设有防划薄膜。
优选的,所述防划薄膜的材质为PE材料。
优选的,所述伸缩式缓冲弹簧杆通过转筒和联动机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架通过传动机箱和降噪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感应器通过操作机头和连接传输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防划薄膜,能够避免电子显示计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产生划痕,保护电子显示计的清晰度,便于人们查看数据,当整个转臂进行转动的时候,由于转动速率较快,会对转臂本身的结构造成冲击和损害,伸缩式缓冲弹簧杆可以随着转臂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而进行伸缩,同时伸缩式缓冲弹簧杆可以将机械振动对转臂的冲击进行卸去,保证转臂在运行时候的稳定性,传动机箱可以将动力进行进一步传输,在传动机箱在运行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噪音,影响周围的环境,降噪器可以吸收传动机箱产生的噪音,减小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染,保护周围环境,电子显示计上可以显示转臂上的温度、湿度和电流信号传输的情况,红外传感器可以感应到转臂附近的障碍物,便于转臂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完美地避开障碍物,减小操作失误,连接传输头可以进行电流信号传输,同时可以操控机械手进行具体的操作,较为实用,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全方位旋转的机器人转臂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塞弗茵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塞弗茵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7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