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鲜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5370.8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0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少谦;戚向阳;李丝丝;王正东;马丹妮;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7/24 | 分类号: | A23L27/24;A23L2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杨秀芳 |
地址: | 3151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加曲 发酵 环境污染问题 挥发性盐基氮 氨基酸态氮 生产成本低 产品风味 澄清透明 蛋白资源 腐臭气味 快速降解 颜色均一 鱼粉加工 原料蛋白 苦味 复合酶 酱香味 压榨液 有效地 棕红色 酱香 酶解 稀醪 食盐 赋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鲜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鱼粉加工压榨液为原料,先添加复合酶快速降解原料蛋白,再加曲稀醪发酵制备鱼鲜汁,其中加曲发酵有效地改善了酶解产生的苦味,并赋予其酱香味。此方法下制备的鱼鲜汁呈棕红色,颜色均一,澄清透明,具有淡雅的酱香,无腐臭气味,其氨基酸态氮含量可达0.68g/100mL,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低于109mg/100mL,食盐含量低于16.2g/100mL。本方法生产成本低,能有效改善产品风味,且能解决蛋白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鱼粉加工压榨液为原料、生产一种鱼鲜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低值鱼加工较之以前确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发出不少低值鱼产品,如鱼粉、鱼油、调味料、鱼糜制品等,其中鱼粉生产一直是开发利用低值鱼蛋白的主要手段。但是鱼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鱼汁,每生产1吨鱼粉,大约产生2-3吨废弃压榨液。这些鱼粉加工压榨液除了少部分可回收再制备低级鱼粉,或加工一些低档产品,如动物诱食剂、絮凝剂等,大部分压榨液都受限于处理成本高、程序复杂等原因被直接作为废弃物排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际上,鱼粉加工压榨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大量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其中蛋白含量高达2-5%,若能对压榨液回收利用并开发成高附加值产品,如调味品、营养强化剂等,既能实现资源高值化,又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环境价值。
利用鱼粉加工压榨液制作海鲜调味汁是目前的解决方案之一,一般采用酶解的方式快速降解原料蛋白,生成小分子肽或游离氨基酸,并形成风味物质。但是,酶解往往会将部分蛋白降解成苦味肽,使得成品苦味重,风味差,而为了改善此缺陷,可通过添加呈味剂或掩蔽剂来掩盖苦味,但同时也会掩盖产品原有的风味,还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鲜汁的制备方法,对鱼粉加工压榨液进行复合酶解,快速降解原料蛋白,再加曲进行稀醪发酵,形成风味独特的鱼鲜汁,解决了现有产品苦味重、风味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鱼鲜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酶解:在鱼粉加工压榨液中添加0.1~0.5%(m/v)的蛋白酶,自然pH、50~60℃保温酶解3~5h,酶解后水解度为27%-29%,然后于90~95℃下灭酶,得到酶解液;(2)制曲:曲料加水浸泡、灭菌,灭菌后将物料放凉至30~40℃,按质量百分比接入1~3‰米曲霉菌种,在30~33℃、75~85%湿度下培养,待曲长满黄绿色孢子后即得到所需曲;(3)稀醪发酵:以步骤(1)制得的酶解液为原料,灭菌,添加步骤(2)制备的曲5~9%(m/v)和食盐15~21%(m/v),在30~50℃下保温发酵9~27天,取上清液,灭菌,即得鱼鲜汁。
上述步骤(1)酶解时间较短,酶解液尚没有形成浓郁的风味,风味存在缺陷,因此引入步骤(3)稀醪发酵工艺,进一步改善鱼鲜汁的风味,且步骤(3)中所加入的食盐为酶解液的15~21%(m/v),远远低于传统鱼露酿制所加的食盐(>30%)。
进一步的,上述鱼粉加工压榨液为以青占鱼鱼肉为原料,经蒸汽加热、压榨机压榨、脱脂后过滤得到的液体。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的蛋白酶是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A-1、复合蛋白酶A-2、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学院,未经浙江万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5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