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苯基戊醇类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51701.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1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殷亮;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31/12 | 分类号: | C07D231/12;C07D413/06;C07D263/24;C07C213/00;C07C215/28;C07C269/04;C07C27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袁红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基 戊醇 化合物 及其 中间体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苯基戊醇类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溶剂中,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在Cu(CH3CN)4PF6和(S)‑DTBM‑SEGPHOS的作用下,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得到化合物3即可。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不对称催化前手性底物反应得到手性中间体,经过简单转化后得到5‑苯基戊醇类化合物6;关键反应所用催化剂廉价易得,用量低,反应条件温和,所涉及路线简单,产物产率和纯度高;成功实现了高反应性、高区域选择性、高非对映选择性、高对映选择性,后处理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苯基戊醇类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激肽物质P与体内神经性炎症、疼痛传导、免疫反应调节等生物应答反应相关(Harrison,T.;Williams,B.J.;Swain,C.J.;Ball,R.G.Bioorg.Med.Chem.Lett.1994,4,2545-2550),相应的物质P的拮抗剂对偏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具有潜在的临床效果(Desai,M.C.;Lefkowitz,S.L.;Thadeio,P.F.;Longo,K.P.;Snider,R.M.J.Med.Chem.1992,35,4911-4913)。(+)-CP-99,994和(+)-L-733,060是强效且选择性好的神经激肽物质P的受体拮抗剂(Liu,R.-H.;Fang,K.;Wang,B.;Xu,M.-H.;Lin,G.-Q.J.Org.Chem.2008,73,3307-3310),其中(+)-CP-99,994与人类IM-9细胞的NK-1受体体外亲和力达到0.17±0.04nM(Desai,M.C.;Lefkowitz,S.L.;Thadeio,P.F.;Longo,K.P.;Snider,R.M.J.Med.Chem.1992,35,4911-4913)。(+)-CP-99,994和(+)-L-733,060吸引了有机合成工作者的兴趣。这些合成工作中,主要是由手性底物出发,通过底物来控制产物手性,得到的手性底物一般需要通过手性拆分获取,过程较为繁琐,进而合成(+)-CP-99,994和(+)-L-733,060的5-苯基戊醇类化合物6(Mandar,S.B.;Upadhyay,P.K.;Kumar,P.Tetrahedron Lett.2004,45,987–988和Liu,Y.-W.;Mao,Z.-Y.;Ma,R.-J.;Yan,J.-H.;Si,C.-M.;Wei,B.-G.Tetrahedron 2017,73,2100-2108),5-苯基戊醇类化合物6结构如下所示:
在有机合成中,插烯Mannich型反应可以经过手性诱导,使反应生成立体选择性的产物。传统的插烯反应需要将底物预先制备成双烯烯醇硅醚,反应后会产生当量的硅废料,原子经济性差。
因此,发展不对称直接型插烯Mannich型反应,实现了高反应性、高区域选择性、高非对映选择性、高对映选择性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插烯Mannich型反应存在废料多,原子经济性差等缺陷,而提供了一种5-苯基戊醇类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有以下优点:通过不对称催化前手性底物反应得到手性中间体,经过简单转化后得到5-苯基戊醇类化合物6;所用催化剂廉价易得,催化剂用量低,反应条件温和,所涉及路线简单,产物产率和纯度高;以溴代巴豆酸的吡唑酰胺作为底物,直接与醛亚胺发生插烯Mannich型反应实现了高反应性、高区域选择性、高非对映选择性、高对映选择性,后处理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3的合成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在溶剂中,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在Cu(CH3CN)4PF6和(S)-DTBM-SEGPHOS的作用下,将化合物1和化合物2进行如下所示的反应得到化合物3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1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