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0711.6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5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婷;翟明;窦树谦;傅晓亮;周大勇;范志强;邓立广;杨友才;王忠俊;张东;韩永杰;赵金阁;孟佳;刘彦军;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1L21/50;H01L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组件 及其 制作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设备进行操控时,无法直观的反映出操控结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所述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的多个独立的预设区域上分别形成指纹识别单元,每个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指纹识别器件和发光器件;沿每个预设区域的边界对衬底基板进行切割,使各指纹识别单元彼此分离;将分离后的每个指纹识别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电路板进行绑定,绑定后的指纹识别单元和电路板共同作为一个指纹识别组件。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指纹识别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设备进行操控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目前,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设备进行的操控主要包括: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设备进行解锁,以及通过指纹识别控制终端设备中的一些功能模块实现相应的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设备进行操控时,终端设备无法直观的反映出通过指纹识别进行操控的结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指纹识别对终端设备进行操控时,无法直观的反映出操控结果,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基板的多个独立的预设区域上分别形成指纹识别单元,每个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一个指纹识别器件和至少一个发光器件;
沿每个预设区域的边界对所述衬底基板进行切割,使每个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分别从所述衬底基板上分离;
将分离后的每个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电路板进行绑定,使每个所述指纹识别单元的指纹识别器件和发光器件分别与其对应绑定的电路板电连接,绑定后的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和所述电路板共同作为一个所述指纹识别组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独立的预设区域上形成所述发光器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每个预设区域的第一子区域上依次形成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
刻蚀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的部分发光层和部分第二半导体层至暴露出部分第一半导体层;
在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的暴露出的第一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电极以及在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的刻蚀后剩余的第二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电极。
进一步地,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多个独立的预设区域上形成所述发光器件的步骤还包括:
在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上绑定一具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引线基板,每个所述引线基板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与其对应绑定的所述第一子区域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键合,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用于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在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上绑定一具有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引线基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分别设置第一金球和第二金球,所述第一金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金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高度相同或趋近于相同;
提供与每个所述第一子区域一一对应的所述引线基板,将每个所述引线基板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焊接至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子区域的第一金球和第二金球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每个预设区域上的第一子区域上依次形成第一半导体层、发光层以及第二半导体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每个预设区域上的第一子区域形成具有开口的牺牲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0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