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酿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2963.6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3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七一酱园酿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J1/04 | 分类号: | C12J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郭普堂 |
地址: | 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陈醋 酿醋 琥珀酸 液体深层发酵工艺 乙酸 多菌种发酵 发酵全过程 生物酶制剂 陈酿工艺 传统固态 高效生产 固态发酵 加工周期 优势位置 发酵醋 高品质 苹果酸 有机酸 再利用 醋醅 倒醅 翻醅 分层 富含 食醋 酸香 移池 菌种 发酵 保证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酿醋工艺,将生物酶制剂技术与固态发酵醋醅多菌种发酵技术相结合,采用工人和机翻相结合的翻醅工艺进行发酵醋醅品温控制,使发酵全过程中的有益菌种处于优势位置,以保证物料间成分充分地转化,再利用移池陈醋和分层倒醅低温(0‑10℃)陈酿工艺,实现保持陈醋期在120天以上,形成酸香浓郁、绵甜适口的高品质食醋,达到富含乙酸、琥珀酸、苹果酸等多种有机酸的成品效果,加工周期比传统固态发酵短,产醋口感比现代液体深层发酵工艺好,达到既高效生产、又保证品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酿醋工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酿醋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大多酿醋工艺沿用传统的老工艺,用麦曲、大曲多边发酵,采用稻壳、高粱壳等作透气物辅料等,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原料达成率仅也为30%左右,乙醇转化率仅40%左右,产量低。其它酿醋工艺有例如德国弗林斯公司的液态深层发酵工艺及设备,但由于其设备成本昂贵,绝大多数酿造企业都望而却步,再有就是液态酿醋口感不如传统工艺。因此,需要新酿醋工艺,既能实现高效率生产,又能达到更好的口感,也是酿造企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酿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占领市场的必经之路。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酿醋工艺,将生物酶制剂技术与固态发酵醋醅多菌种发酵技术相结合,采用工人和机翻相结合的翻醅工艺进行发酵醋醅品温控制,使发酵全过程中的有益菌种处于优势位置,以保证物料间成分充分地转化,再利用移池陈醋和分层倒醅低温(0-10℃)陈酿工艺,实现保持陈醋期在120天以上,形成酸香浓郁、绵甜适口的高品质食醋,达到富含乙酸、琥珀酸、苹果酸等多种有机酸的成品效果,加工周期比传统固态发酵短,产醋口感比现代液体深层发酵工艺好,达到既高效生产、又保证品质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酿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配料,利用传动固态发酵原理进行物料配比;
步骤S2,粉碎蒸熟,将配料过筛后入蒸煮锅中蒸熟;
步骤S3,发酵,包括,
第一阶段,将蒸熟后的配料降温至40℃,掺入酵母开始发酵;
第二阶段,发酵开始的第一周期内,加入糖化酶,保持品温在32-36℃;
第三阶段,在发酵进入第二周期后,品温控制在39-42℃,加入醋酸菌,并在发酵30天内醋醅温度降低至10℃以下;
第四阶段,发酵进入第三周期内,醋醅温度在10℃以下,每隔T1天移池分层倒醅一次,发酵进入第四周期内,每隔T2天移池分层倒醅一次;
步骤S4,成品,发酵后的醋醅经过淋醋、过滤、调味,得到成品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配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60-90份小麦、10-30份高粱、5-8份食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第一周期为3-7天,第二周期为10天以上,第三周期为30-75天,第四周期为75-120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T1为15,T2为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七一酱园酿造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七一酱园酿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2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葡萄果醋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重捕获式核酸提取微流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