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的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0980.8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9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齐丹;谢心如;李超;夏桂华;张智;蔡成涛;吕晓龙;刘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串联 机器人 运动学 参数 标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视觉的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相机光轴作为虚拟直线约束,建立基于直线约束的运动学误差模型;
(1)基于改进的DH方法建立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得到机器人基坐标到末端执行器的变换矩阵;
(2)建立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误差模型,得到末端位姿误差向量与运动学参数误差向量间的线性关系,其中ΔPe和ΔRe分别表示机器人末端微小的平移和旋转误差;
(3)以相机光轴作为虚拟直线约束,建立基于虚拟直线约束的误差模型,得到对齐误差矩阵E与运动学参数误差向量之间的关系;
步骤二:在机器人末端固定的标定板上选择一个固定点作为特征点,使用基于图像的视觉控制方法控制机械臂运动,使特征点到达相机的光轴上;
(1)机器人末端安装一块标定板,选择标定板上一个点位特征点,标定板完全位于相机的视野中;
(2)基于图像的视觉控制方法由图像特征外环和机器人控制内环组成,期望的图像特征为特征点到达相机的光轴上,根据期望图像特征与相机采集的当前的图像特征的偏差,通过末端位姿调整策略将图像坐标偏差转化为机器人末端的偏差
(3)根据机器人末端位姿偏差计算末端期望位姿,通过机器人控制内环控制机器人到达期望位姿;
步骤三:根据机器人的关节角数据,基于正运动学模型计算特征点的名义位置,计算位置对齐误差矩阵;
步骤四:通过迭代最小二乘算法估计运动学参数误差,根据名义的运动学参数计算实际的运动学参数,完成串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位置对齐误差矩阵计算具体为:
(1)特征点到达相机的光轴上后,记录此时机器人的关节角,基于正运动学模型计算机器人末端的名义位置
(2)控制机器人运动,使特征点依次到达光轴上多个位置,计算在每个位置处机器人末端的名义位置;
(3)选择多条光轴向量进行测量,特征点分别运动到每条光轴上的多个位置点,根据每个位置处机械臂末端的名义位置计算位置对齐误差矩阵E:
E(i,j,k)=[μk×](v(j,k)-v(i,k))
其中:p为每条光轴上的位置点数,q为光轴数,μk为光轴向量,v(i,k)与v(j,k)分别为点与到约束向量μk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运动学参数辨识具体为:
(1)根据光轴上每个位置处特征点的名义位置,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光轴向量μk;
(2)基于运动学误差模型,使用迭代最小二乘法求解运动学参数误差并计算实际的运动学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09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