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力矩苹果采摘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7482.2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3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季鹏鑫;蔡子豪;陈鑫;刘校峰;周瑜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47 | 分类号: | A01D46/24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矩 苹果 采摘 机械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力矩苹果采摘机械手,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摘夹持力度过大易对苹果造成损伤的问题,具有苹果精准定位、保证苹果品质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右手握住握把,抬起采摘机械手向待采摘苹果靠近,使果柄进入上端的“V”形槽中,待苹果定位后,向后拉动握把,第一钢索带动绕线筒转动,采摘机械手将苹果夹紧并保持一定力矩。继续拉动握把,剪刀切断果柄;保持握把拉近状态,将杆部向后抬起,使采摘机械手脱离树体,松开握把,机械手各部分归位,苹果从采摘机械手中下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采摘,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力矩苹果采摘机械手。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果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消费国。水果种植业的迅速发展提升了果园机械的市场需求。采摘作业所用劳动力占整个生产过程所用劳动力的33%~50%,目前我国的水果采摘绝大部分还是以人工采摘为主,采摘作业比较复杂,季节性很强,不仅效率低、劳动量大,而且容易造成果实的损伤,同时人手不够不能及时采摘还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因此提高采摘作业机械化程度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果采摘过程中,高空的果实采摘是果农们采摘时的棘手问题。大多数果农采用一些自制小工具或者扶梯来进行采摘,但这种采摘方式的采摘难度大、效率低,同时这种工作方式的安全性较低,果农有摔伤的可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水果采摘装置、工具已有多种,采摘手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如中国专利201711104689.2公开了一种苹果采摘装置,该设备的机械手通过旋转电机进行驱动刀片和整体运动,此设备的缺点在于供电及电路传输部分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重,且装置稳定性差,易损坏,维修费用高;中国专利201620443463.X公开了一种可伸缩苹果采摘装置,通过连续的剪叉机构实现杆的伸缩,此设备的缺点在于过长的连续剪叉机构强度降低,伸缩困难,并且每次采摘后收缩剪叉才能收集,操作繁琐,效率低;中国专利201620172113.4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苹果采摘机械手,通过锯齿形刀片直接将苹果割下,此设备的缺点在于锯齿形刀片在采摘过程中易损伤苹果,设备没有苹果定位装置,摘下的苹果果柄长短不一,需要二次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了一种定力矩苹果采摘机械手,该机械手可实现苹果的精确定位及采摘,大大提高果农的水果采摘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力矩苹果采摘机械手,包括牵引装置和夹持采摘装置;所述的牵引装置和夹持采摘装置安装在一个伸缩杆上;
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外壳I、握把、第一钢绳、复位盘簧和双向棘轮装置;所述的握把内装有复位盘簧,可以绕安装在外壳I内的轴转动;所述的握把通过第一钢绳与双向棘轮装置相连,通过转动握把,双向棘轮装置由第一钢绳带动在外壳I内部的槽里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的夹持采摘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和剪切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板、左下夹板、右下夹板、单向定力矩机构和定力矩机构,所述的剪切机构包括剪刀、拉簧和上夹板的内侧连接第一钢绳,
所述的上夹板安装在一个支撑架上,左、右下夹板各自通过一个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两侧的孔中;所述左下夹板、右下夹板安装在上夹板的下方,左下夹板、右下夹板通过第二钢绳与定力矩机构连接,第二钢绳一端固定在定力矩机构的外圈上,另一端穿过挡板中心孔后分为两股,分别固定在左、右下夹板的内侧,定力矩机构内圈与线筒固连;线筒内装有线筒复位盘簧,并与所述的单向定力矩机构固连;线筒的后侧设有拉线定位轴,该拉线定位轴中间开孔并与左、右支板连接,第一钢绳从该拉线定位轴中间孔通过;剪刀与上夹板通过轴连接,可绕轴转动,刀柄前侧安装拉簧,后侧与第一钢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棘轮装置包括外壳II、调节握把、滑扣、调节齿轮、滑动棘爪齿轮、弹簧、棘轮、棘爪、线筒和复位盘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