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62052.6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王邦旭;赖芳奇;李永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488;H01L23/528;H01L21/5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模组 结构 终端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结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滤光层和图案化重布线层,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滤光层位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感应区上方;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具有硅通孔,所述硅通孔暴露出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晶圆焊盘;所述图案化重布线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且延伸至所述硅通孔中,以与所述晶圆焊盘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现指纹解锁的同时不影响屏幕显示效果,降低了指纹识别芯片的厚度,提高了解锁成功率和屏幕面积占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半导体器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是目前身份认证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安防、智能考勤,尤其是手机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指纹识别已经成为手机的基本配置,目前指纹识别的解决方案主要分手机背面Coating(镀膜)方式和前置盖板方式两种方案,即将指纹识别区域设置在手机背部或者手机屏幕的下方区域。背部指纹识别采用的是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需要手指平压在设备上以便识别器获取指纹印痕。位于手机屏幕下方的整面指纹识别技术也被成为盖板方案,盖板方案是将指纹识别芯片做薄做窄,并置于手机屏幕的玻璃盖板之下,并且需要在盖板玻璃下挖盲孔。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指纹识别方式存在着问题。背面镀膜指纹识别方式设置在手机背面会增加指纹解锁的时间,用户体验不佳。前置盖板方式中,盖板玻璃过厚,会对指纹识别信号产生影响,降低解锁成功率;盖板玻璃在挖盲孔时,在工艺上良率低,屏幕易碎;还无法在试问识别区域集成显示模组,无法进一步提高屏幕面积占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能够应用于全面屏手机中,在实现全面屏设备的指纹识别功能的同时不影响屏幕显示效果,降低了指纹识别芯片的厚度,缩短了指纹识别的时间,提高了解锁成功率和屏幕面积占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模组结构,该结构包括:指纹识别芯片、滤光层和图案化重布线层;其中
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滤光层位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感应区上方;
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的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具有硅通孔,所述硅通孔暴露出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晶圆焊盘;
所述图案化重布线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且延伸至所述硅通孔中,以与所述晶圆焊盘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指纹识别芯片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滤光层位于指纹识别芯片第一表面的感应区上方,指纹识别芯片的第二表面的边缘具有硅通孔并且暴露出位于第一表面的晶圆焊盘,图案化重布线层设置在指纹识别芯片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延伸至硅通孔中与晶圆焊盘电连接。指纹识别模组芯片厚度较小,可置于全面屏手机的显示屏下方,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同时不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提高了屏幕面积占比。不再需要在盖板玻璃上挖盲孔,提高了工艺良率,滤光层能够提升指纹的成像品质,提高指纹解锁的成功率。实现了降低指纹识别芯片厚度,缩短了指纹识别的时间,提高了解锁成功率和屏幕面积占比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462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