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9626.9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高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15/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梁 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 后拖曳臂 螺旋弹簧 后悬架 减振器 拖曳臂 万向节 半轴 扭力 车轮驱动件 电动车 车内空间 形式设计 整车设计 输出端 后驱 后置 车身 电机 穿过 扭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包括连接至电机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两侧通过万向节连接半轴,所述半轴的端部通过万向节穿过后拖曳臂连接至车轮驱动件,所述两侧后拖曳臂的后端通过扭转直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针对低速电动车后置后驱形式设计,通过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其螺旋弹簧及减振器总长度变短,使车身宽度满足整车设计要求,同时极大地增加了车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悬架结构,属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拖曳臂带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架是专为后轮而设计的悬架结构,它的构成非常简单—以粗壮的上下摆动式拖臂实现车轮与车身或车架的硬性连接,然后以液压减振器和螺旋弹簧充当软性连接,起到吸振和支撑车身的作用,圆柱形或方形横梁则连接左右车轮。
常见的拖曳臂带扭力梁半独立悬架中间横梁通过焊接连接到拖曳臂中间位置,结构呈H型。由于该结构横梁位于制动器前侧,导致整车无法采用后置后驱型式。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后悬架结构型式,其可用于电动车后置后驱。该结构采用C型拖曳臂,且拖曳臂的后部通过螺栓与扭转横梁连接,横梁位于车轮后部,通过组合式减振器把拖曳臂与车身或车架连接,增加横向推力杆连接横梁和车身,减少后悬架横向窜动。
该结构主要适用于后驱电动小车,由于其减振器采用组合结构,造成减振器结构较长,其安装硬点位于车架外侧,使得车身收窄,不适应于普通汽车车身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针对低速电动车后置后驱形式设计,通过螺旋弹簧和减振器连接,其螺旋弹簧及减振器总长度变短,使车身宽度满足整车设计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包括连接至电机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两侧通过万向节连接半轴,所述半轴的端部通过万向节穿过后拖曳臂连接至车轮驱动件,所述两侧后拖曳臂的后端通过扭转直梁连接。
进一步,所述车体一侧的后拖曳臂还连接有横向推力杆,所述横向推力杆另一端连接至车身支架,所述横向推力杆与扭转直梁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电机的一端通过左悬置连接至车体;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通过右悬置总成连接至车体;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后悬置总成连接至车体,采用三点悬挂形式,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容易设计而且不易产生定位干涉。
进一步,所述的左悬置总成包括左悬置支架以及悬置Ⅰ,所述左悬置支架包括与电机同轴且开有安装孔的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连接有支架连接架,所述支架连接架通过铰接耳铰接至悬置Ⅰ;
进一步,所述的右悬置总成包括右悬置支架以及悬置Ⅱ,所述右悬置支架包括开有若干安装孔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四周设有折弯部,所述固定座上部设置有铰接耳Ⅱ,通过铰接耳Ⅱ铰接至悬置Ⅱ。
进一步,所述的后悬置总成包括后悬置支架以及悬置Ⅲ,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两根侧支架,所述侧支架的前端设置有铰接座,通过铰接座连接至悬置Ⅲ。
进一步,所述的悬置Ⅰ、悬置Ⅱ及悬置Ⅲ包括与车体固定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有衬套安装座,所述衬套安装座内安装有衬套,所述衬套铰接至铰接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9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