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用膝部气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75494.2 | 申请日: | 2017-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鲍翔;李志;唐纪峰;张琪闵;王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罗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05 | 分类号: | B60R21/205;B60R21/231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11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气囊袋 护膝板 膝部气囊装置 气囊盖板 气囊壳体 车辆用 气体发生装置 乘员膝部 乘员膝盖 气囊装置 汽车设备 水平安置 气囊壳 上开槽 折叠的 保压 拉带 腔室 小腿 美观 体内 安置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气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用膝部气囊装置,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水平安置在护膝板下方的气囊壳体,所述气囊壳体上设有气囊盖板,气囊壳体内安置折叠的气囊袋、与气囊袋连接的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气囊袋展开的形状为“L”型,气囊袋内设经拉带分成的腔室。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保护乘员膝部和小腿,可避免气囊盖板展开对乘员膝盖造成伤害,展开后具有保压功能,保护作用更加完善。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够更好的利用空间,避免在护膝板上开槽,使整个护膝板外观更加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气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用膝部气囊装置,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配备的安全气囊主要是驾驶员侧安全气囊、乘员侧安全气囊以及侧面安全气囊,这些气囊保护的主要是乘员的头部以及上半身部分,然而车型碰撞结果显示,小腿部位的得分往往偏低,说明乘员膝部和小腿也是较容易受伤的部位。申请人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310835A,申请公布日2012年01月11日,名称为“膝部气囊设备”,该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膝部气囊设备,包括自下向上展开以保护乘员膝部的气囊缓冲垫。在车辆碰撞展开时,只是简单的在车辆上下方向从下侧向上侧充气膨胀展开。通常乘员的膝部与车辆护膝板之间的空隙较窄,而就坐于车辆座椅中的乘员可能会有多种坐姿,比如,腿部伸向前方或膝部分开,因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气囊充气膨胀可能会直接进入到两腿之间,起不到保护作用;或者冲撞小腿,造成小腿损伤;或者被膝部阻挡,很难迅速展开。另外,气囊充气而打开收纳盒的盖板,乘员的下腿部很容易碰撞到盖板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保护作用弱的缺陷,提出一种车辆用膝部气囊装置,对乘员膝部形成有效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车辆用膝部气囊装置,包括水平安置在护膝板下方的气囊壳体,所述气囊壳体上设有气囊盖板,气囊壳体内安置折叠的气囊袋、与气囊袋连接的气体发生装置,所述气囊袋展开的形状为“L”型,气囊袋内设经拉带分成的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盖板上设有“C”型弱化撕裂线。
所述气囊袋的进气口与气体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封接。
所述气囊袋展开后具有朝向乘客一侧的前部和靠近护膝板的后部。气囊袋前部的长度大于后部的长度,所述气囊袋的前部和后部采用涂胶布料。
所述气囊袋内经四条拉带分成五个腔室,每条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气囊袋的前部和后部,所述拉带为矩形长条状,拉带上设有至少一组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的数量沿气囊袋充气方向递增。所述拉带含有第一拉带、第二拉带、第三拉带和第四拉带,所述第一拉带靠近气体发生装置与气囊袋的头部构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拉带与第一拉带之间构成位于气囊袋转弯部位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拉带与第三拉带之间构成第三腔室,所述第三拉带与第四拉带之间构成第四腔室,所述第四拉带与气囊袋的尾部构成第五腔室,所述第三腔室至第五腔室位于气囊袋朝车辆上方、沿护膝板展开的部分。所述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的材料层数大于所述第三拉带和第四拉带的材料层数。所述第五腔室的容积大于第四腔室的容积。
本实用新型的气囊袋在各拉带的控制下,不是按现有气囊袋呈球状的展开方式,而是以一定的厚度沿护膝板展开,在护膝板的表面形成一个大的缓冲垫,能有效的保护乘员膝部和小腿;气体发生装置在护膝板内的气囊壳体里向气囊袋供给气体,促使气囊袋充气膨胀由护膝板底端向上展开,使得膝部气囊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展开,充气膨胀后不会进入到乘员两腿之间,可避免气囊盖板展开对乘员膝盖造成伤害;另外,气囊袋未设有排气孔并涂胶布,使其在展开过程中气体能缓慢排放,展开后具有保压功能,保护作用更加完善。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够更好的利用空间,避免在护膝板上开槽,使整个护膝板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罗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罗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5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方向盘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排安全气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