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81008.4 申请日: 2017-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984205A 公开(公告)日: 2019-07-09
发明(设计)人: 李世磊;尚嘉毅;王翔宇;惠菊;孔录;刘孟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D9/00 分类号: A23D9/00;A23D9/04;C12P7/64
代理公司: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代理人: 张淑珍;王维玉
地址: 10002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油脂组合物 油酸 制备 非甘油酯 婴幼儿配方奶粉 亚油酸甘油酯 棕榈酸甘油酯 定向酯交换 脂肪混合物 棕榈硬脂 亚油酸 棕榈酸 乳脂 添加剂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包含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酯(OPL)和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OPO)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所述油脂组合物中,相对于油脂组合物的总重量而言,OPL占25wt%以上,并且OPL与OPO的总量占40wt%以上。该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使碘值(IV)为8‑12的棕榈硬脂与含有油酸或其非甘油酯与亚油酸或其非甘油酯的脂肪混合物进行Sn‑1,3定向酯交换。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更符合中国人母乳脂的主要组成,可以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更接近中国人母乳脂组成的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物,也是婴幼儿成长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母乳中含有约3%~5%的脂肪,能为婴幼儿提供50%~60%的能量。母乳脂肪中甘油三酯所占的比例超过98%,而且母乳脂肪中的甘油三酯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具体表现在: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占比高达70%~80%),并且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残基主要分布在甘油三酯的sn-1,3位;饱和脂肪酸残基占20%~30%,以棕榈酸为主,并且绝大多数分布在甘油三酯的sn-2位(该形式占比达70%以上)。这样的特殊脂肪酸构成对婴幼儿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家庭依靠配方奶粉代替或辅助母乳对婴幼儿进行喂养,因此开发更接近母乳的母乳替代脂,就成为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专用油脂的重要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脂肪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植物油调配油脂、动物脂肪及含有主要组分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以下简称OPO)的油脂组合物。

国内外有不少专利或专利申请采用了用植物油直接进行调配的方法(如US5,601,860等),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将富含棕榈酸的油(如棕榈油)与含有必需脂肪酸的其它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等)进行调配,以使所得到的产品的总脂肪酸组成与人乳脂的总脂肪酸组成接近。但植物油的甘油三酯上的脂肪酸的排列结构与人乳脂肪中的排列结构完全不同,例如,人乳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在sn-2位、不饱和脂肪酸在sn-1,3位;而植物油恰巧相反,即在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主要分布在甘油三酯的sn-1(3)位上。因此,即使由植物油直接调配得到的油脂中的总脂肪酸组成与人乳脂中的总脂肪酸组成大致相同,其功能也与人乳脂肪相差甚远。

表1常见植物油主要脂肪酸组成(wt%)

*C8:0、C10:0、C12:0、C14:0、C16:0、C18:0是指碳数分别为8、10、12、14、16、18的饱和脂肪酸,C18:1、C18:2、C18:3是指不饱和度分别为1、2、3的碳数为18不饱和脂肪酸。

虽然动物油脂(主要为牛乳脂肪和猪油)具有与人乳脂肪相似的结构,但其脂肪酸组成与人乳脂具有较大差异。以牛乳脂肪为例,牛乳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母乳脂肪低,而且在sn-2位上的棕榈酸残基的含量也远低于母乳脂肪。另外,猪油受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影响,无法大范围应用。

近年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人乳脂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国民的人乳脂中的主要甘油三酯为OPO。因此,众多外资企业(例如,荷兰洛德斯克罗科兰公司及以色列恩兹默泰克有限公司)推出了相应的富含OPO的人乳替代脂产品。我国的部分乳制品企业在其高端产品中也加入了OPO成份。但是经过我们研究发现,由于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群乳汁中脂肪组成与欧美人群乳汁中脂肪组成差别极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欧洲人乳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与油酸的比例略小于1:2,而在中国人乳脂肪中亚油酸与油酸的比例接近1:1。近一步研究发现,中国人乳中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以下简称OPL)的比例要大于OPO。也就是说,中国人乳脂肪中的主要甘油三酯成分是OPL,次要甘油三酯成份是OPO。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10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