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模块封装用的底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5506.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聂世义;张敏;麻长胜;王晓宝;赵善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14 | 分类号: | H01L23/14;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76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模块 封装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功率模块封装用的底板。
背景技术
标准功率模块里,不同数量功率半导体芯片(可以为IGBT、MOS、Diode和FRED)等焊接(一次焊接)到覆铜绝缘板上,然后覆铜绝缘板再焊接(二次焊接)到散热基板上,芯片金属化的上表面通过铝丝(或铜丝)用键合的方式连接到覆铜绝缘板上,覆铜绝缘板之间通过铝丝(或铜丝)采用键合的方式,或者采用铜桥焊接(二次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电极端子通过焊接(二次焊接)或者超声键合方式连接到覆铜绝缘板上,
覆铜绝缘板的面积越大,覆铜绝缘板与散热基板焊接的焊接面积也越大,焊接抽真空时气泡排除的线路变长,气泡变得不容易排除,焊接空洞率变大,影响芯片散热;当覆铜绝缘板大到一定程度,会分成2块-5块,这些分开独立的覆铜绝缘板就需要用铝丝(或铜丝)用键合的方式连接,或者用铜桥焊接(二次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传统功率模块从下往上依次为铜层、焊锡层和覆铜绝缘板,而覆铜绝缘板又分三层,分别为下铜层,中间陶瓷层和上铜层,这样传统功率模块一共有5层;传统功率模块先将芯片焊接(一次焊接)在覆铜绝缘板上,再将覆铜绝缘板焊接(二次焊)在铜层,这样就需要焊接两次。
传统功率模块二次焊接时,随着功率等级增加,覆铜绝缘板相应增大后很难控制焊锡层的空洞率,需要将覆铜绝缘板分成2-5块,而独立的覆铜绝缘板需要拿出一部分空间,用铝丝(或者铜丝)或者铜桥将相同电位的区域进行连接,同时在二次焊接时还需要设计工装夹具进行定位。
如图1至图3所示,传统底板1-1是一块纯铜板,传统功率模块先将芯片2-7通过焊锡2-6焊接(一次焊接)在覆铜绝缘板上层铜层2-5上(覆铜绝缘板分三层,上层铜层2-5,中间陶瓷层2-4,下层铜层2-3),再将覆铜绝缘板下层铜层2-3通过焊锡2-2焊接(二次焊)在底板2-1上,
传统功率模块中芯片上表面通过铝丝2-9(或铜丝)与覆铜绝缘板上层铜层连接,端子2-8通过焊锡焊接(或超声键合)与覆铜绝缘板上层铜层连接,传统功率模块中2块或更多独立覆铜绝缘板的上层铜层通过铜桥2-10或者铝丝2-11(或铜丝)进行连接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功率模块封装用的底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功率模块封装用的底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功率模块封装用的底板,包括主体板、芯片和端子,所述芯片通过焊锡焊接在主体板的上端,所述端子连接在主体板的上端。所述芯片的上端表面通过导电丝焊锡焊接在主体板的上端,所述导电丝采用铝丝或铜丝。
优选地,所述端子与主体板之间采用钎焊焊接或超声键合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板的四角边均设置有贯通孔。
优选地,所述主体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连接下层板、中间绝缘层板和上层板。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均采用铜板。
优选地,所述下层板、中间绝缘层板和上层板的形状均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的厚度为35-500um,所述下层板的厚度为1-3mm。
优选地,所述中间绝缘层板采用环氧树脂或者聚酰亚胺材料制成,所述中间绝缘层板的厚度为50-200um。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底板用下层铜层(或表面镀镍)实现散热,中间层绝缘层实现电路隔绝,上层铜层实现电路连接,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能显著降低工艺难度,降低热组,底板只有3层,少了一个铜层和一个焊锡层,这样热组可以大大降低;只需将芯片焊接一次,减少了工艺步骤和焊接材料,不需要二次焊接,相同电位的区域就是一整块,不需要用铝丝(或者铜丝)或者铜桥将相同电位的区域进行连接,也不需要设计工装夹具进行定位,也减小了工艺步骤和连接材料,降低的工艺成本和材料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铜板示意图;
图2是是现有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B部位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主体板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5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顶灯(云帆)
- 下一篇:集成散热结构的硅基扇出型封装及晶圆级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