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活性的新能源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7839.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26 | 分类号: | B63H1/26;B63H1/28;B63H5/10;B63H21/17;F03B13/00;F03B13/26;F03B3/12;F03B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活性 新能源 船舶 | ||
1.一种高灵活性的新能源船舶,包括船体(1),安装在船体(1)底部及船体(1)侧面的螺旋桨(5),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底部前后端安装有螺旋桨(5),所述船体(1)中部下方两侧安装有螺旋桨(5),所述船体(1)底部后端的螺旋桨(5)与船体(1)内部的发电机(2)连接,所述发电机(2)与储能装置(3)连接,所述储能装置(3)与船体(1)内部的电动机(4),所述电动机(4)分别与船体(1)底部前端的螺旋桨(5)及船体(1)中部下方两侧安装的螺旋桨(5)连接;
所述螺旋桨(5)包括桨叶(501),所述桨叶(501)通过大力臂(7)安置于圆柱形壳体(8)中心处,所述大力臂(7)与壳体(8)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壳体(8)两端面分别连接有电控伸缩的小力臂B(701)和小力臂A(702),所述小力臂B(701)和小力臂A(702)的顶端通过连接杆与大力臂(7)连接,所述小力臂B(701)、小力臂A(702)与大力臂(7)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
所述桨叶(501)环绕设置在转轴(504)上形成一组桨叶组,所述转轴(504)上均布有多组桨叶组,转轴(504)中部设有锥齿轮(505),所述大力臂(7)与转轴(504)连接,其中大力臂(7)底端设有与锥齿轮(505)对应配合的锥齿轮;
所述桨叶(501)表面上半部分连接有与桨叶(501)倾斜且形状类似的小桨叶(502),所述小桨叶(502)表面均设有流通孔(503),所述流通孔(503)之间通过流通槽连接,所述小桨叶(502)与桨叶(501)倾斜角β=15°~35°,且小桨叶(502)与桨叶(501)上部之间设有弯形支撑板(50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活性的新能源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与大力臂(7)连接处设有球孔(801),所述大力臂(7)上设有与球孔(801)形状对应的球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活性的新能源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内壁环绕设有导流条(9),所述导流条(9)上下表面与壳体(8)上下表面平齐,所述导流条(9)底部为长方体,长方体表面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中部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为π/6~π/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活性的新能源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501)内部中空,中部设有一隔板(501a),所述隔板(501a)上下表面与桨叶(501)中空内壁之间连接有均布的支撑条(501b),所述支撑条(501b)与隔板(501a)的夹角α为45°~65°,所述支撑条(501b)与桨叶(501)中空内壁连接处呈弯钩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灵活性的新能源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5)均采用单独控制方式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8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亮度校正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血管进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