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0234.8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0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柳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长文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19/10;A23L15/00;A23L31/00;A23L5/10;A23B4/0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面卷 面团 面片 蒸制 面条 切面 热风干燥 室温冷却 真空包装 红薯粉 鸡蛋液 绞肉机 生姜汁 茯苓粉 擀面机 蒸笼 烘干 放入 横切 烘盘 混料 夹断 卷起 强韧 切块 取肉 淀粉 鱼肉 桌面 食盐 计量 取出 食用 保存 生产 新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面的生产方法,按以下步骤制备:(1)取肉:选新鲜的活白鲢鱼,获得纯的鱼肉,切块后经绞肉机制成鱼泥;(2)混料:将所制备的鱼泥与红薯粉、生姜汁、鸡蛋液、食盐、茯苓粉充分搅拌均匀,制备成面团;(3)成面:预先在桌面洒匀淀粉,利用擀面机将面团擀压成50cm×50cm×0.2cm的面片,之后将面片从一边向另外一边卷起,制成面卷;(4)蒸制:将面卷放入蒸笼中,蒸制15‑30分钟,取出后室温冷却;(5)切面:将冷凉后的面卷横切成0.2‑0.6cm宽的面条;(6)烘干:将切好的面条铺入烘盘,40‑60℃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不高于10%;(7)计量、真空包装。本发明所制备鱼面口感强韧,味美更鲜,保存可长达2年,且煮好后食用时难以夹断,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鱼面是中国的传统水产食品之一,一般是以鱼糜、面粉、淀粉、水、食盐等为原辅料,经过和面、面片成型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鱼面是将鱼糜、小麦粉和食盐按配比混合制成,它不但提高了面条蛋白质的含量,还弥补了单纯植物性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完全的缺陷。此外,它也为中国丰富的淡水鱼资源提供了一条新的利用途径。
鱼面具有诸多优点,但由于加工工序复杂等问题,仍然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制作。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专利CN104432218A提出一种制备白鲢鱼面的方法,通过混合白鲢鱼肉泥和各种添加料,之后加入低筋面粉等制备成面团,再结合压延、折叠、蒸制、烘干等技术,制备成成品鱼面,最后计量真空包装。但是这个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对于温度的控制尤其精细。专利CN102429168A制备了一种热煮稳定的鱼面制作及其保存方法,需先将鱼加工成鱼糜,加入所需要的调味料之后,捏打成面,在捏和打面的过程中缓慢均匀的加入海藻酸钠水溶液和古朊粉,同时还加入纳米氧化锌的水溶液,然后熟化,压片,切条,干燥和包装,得到煮熟稳定的鱼面产品,但是这种鱼面口感较差,形态不佳,虽耐以保存,但失去了鱼面的一些味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面的生产方法,本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鱼面口感极佳,味鲜耐煮,保质期长,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在保存传统鱼面口味的基础上满足目前市场上的大量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面的生产方法,需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1)取肉:选取新鲜的活白鲢鱼,去除鳞片、内脏、鱼鳍和鱼刺获得纯的鱼肉,切块后经绞肉机制成鱼泥;
(2)混料:按照重量份首先取鱼泥10份,之后分别加入5-8份的红薯粉,1-2份的生姜汁,2-6份的鸡蛋液,0.5-1份的食盐,1-3份的茯苓粉,然后不加水利用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制备成鱼面团;
(3)成面:按重量份取鱼面团10份,之后按重量份在桌面洒匀1-2份淀粉,利用擀面机将鱼面团擀压成50cm×50cm×0.2cm的鱼面片,之后将鱼面片从一边向另外一边卷起,制成鱼面卷;
(4)蒸制:将鱼面卷摆放入蒸笼中,所用时间为15-30分钟,至熟透无生心,取出后室温冷却;
(5)切面:将冷凉后的鱼面卷横切成0.2-0.6厘米宽的鱼面条;
(6)烘干:将切好的鱼面条铺入烘盘,40-60℃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不高于10%;
(7)计量、真空包装。
其中,所述成面步骤中的淀粉可以是玉米淀粉或山芋淀粉。
其中,所述蒸制步骤中的蒸笼加热需用柴火。
其中,所述切面步骤中的面卷在切制之前温度应不高于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长文,未经柳长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0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