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冷冻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2837.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3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瑚;常桂芳;许永涛;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14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冻 油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冷冻油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这种耐冷冻油脂组合物,包括水相组合物和油相组合物,其中,水相组合物包含50‑100%的多羟基醇和0‑50%的水;油相组合物包含80‑99.8%的油脂、0.01‑5.0%乳化剂、0.01‑5.0%增稠剂;油相:水相的比例不超过7:3。本发明产品在冷冻条件下可保持良好柔软度的油脂组合物配方与工艺,使油脂产品在冷冻条件下,特别是在零下18℃仍保持良好的柔软度。食品制造者取用该油脂产品时可以省去需要提前把油脂置于室温回温软化或提前把油脂置于热水池加热使其软化的操作过程,因此更简化食品制造者的操作流程同时可降低其操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脂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冷冻的水包油型油脂组合物,以及这种油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根据食用油脂制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5196-2015,食用油脂制品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类可可脂)、植脂奶油、粉末油脂等。除了粉末油脂,其余食用油脂制品基于目前普遍商业化的生产方式,其产品质地在冷藏条件(0-10度)下非常硬。食品用户企业需要提前1天-3天把油脂产品放进暖房提前回温,使产品变软才能进一步应用。但这样的操作,不仅增加了食品用户企业的操作流程,而且还大幅增加了操作成本。
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205011.8(一种柔软固体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提出了一种新工艺,其步骤包括:(1)将固体油脂(比如人造奶油或起酥油)在0至零下40℃放置0.5-24小时,得到养晶处理的固体油脂;(2)在0至零下40℃条件下,养晶处理的固体油脂经外力挤压获得低温柔软的固体油脂;和(3)将经步骤2均匀挤压获得的油脂通过筛网,得到质地均匀柔软的固体油脂。该固体油脂在0-10℃低温仍保持良好的塑性和柔软度。
该发明专利改善了0-10℃冷藏条件下的油脂硬度,但却无法改善冷冻条件下油脂过硬的质量缺陷。另一方面,该专利的工艺过程过于复杂,耗时太长,生产效率低下。
另外国内近年内,由于消费者对氢化油所含的工业反式脂肪酸的抵制,导致很多食品用户企业开始少用氢化油脂、起酥油、人造奶油等,而转向大量使用稀奶油(CREAM),黄油(BUTTER)、发酵黄油(LACTIC BUTTER)、无水奶油(乳脂)等这些富含乳脂肪的油脂产品。因为这类油脂产品100%来自牛奶,不含工业反式脂肪酸,而且能够赋予食品自然醇厚的奶味与口感,因此备受消费者和食品制造者的喜爱。但是稀奶油,黄油,发酵黄油等油脂产品,因富含乳制品,又不添加防腐剂,其杀菌方式和工业包装方式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造者为了延长其保质期,通常要求经销者、食品用户企业必须把这些油脂产品严格储存于冷冻(零下18℃)条件下。在冷冻条件下,这些油脂产品非常硬,食品制造者用其制作食品时非常困难。有些企业通常需要提前把这些油脂产品放于室温解冻,有些企业则是提前把这些油脂产品放于热水池中加热。不适当的回温操作,非常容易导致这些富含乳制品的油脂产品发生二次污染、产生不愉快的异味。另外,回温操作同样大幅增加了食品用户企业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成本。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在冷冻条件(零下18℃)下具有良好柔软性的油脂组合物,不添加防腐剂,包装简易,取用方便,货架期长,能长期存放冰箱冷冻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耐冷冻油脂组合物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上述配方得到的耐冷冻油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耐冷冻油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耐冷冻油脂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融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体抛光机的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钢丝端口打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