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Ⅲ族氮化物外延生长的石墨烯蓝宝石衬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4312.2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范;陈召龙;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203 | 分类号: | H01L21/203;H01L21/205;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氮化物 外延 生长 石墨 蓝宝石 衬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Ⅲ族氮化物外延生长的石墨烯蓝宝石衬底。
背景技术
Ⅲ族氮化物包含氮化镓(GaN)、氮化铝(AlN)、氮化铟(InN)及其合金等具有直接带隙的半导体。由于禁带宽度可调且理论上发光波段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以及其化学性质稳定、抗辐照性强、击穿电压高等特点广泛被应用于发光二极管、激光器以及高速电子器件。目前传统的制备工艺主要是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方法在蓝宝石衬底上采用两步法沉积制备,过程耗时较长。并且传统蓝宝石衬底的导热性差,在将其加工成LED等器件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散掉,特别是对面积较大的大功率器件,将导致整个器件量子效率降低,性能变差;与此同时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Ⅲ族氮化物与衬底之间作用力很强,难以实现向其他衬底转移,限制了其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形成的六角蜂窝状平面薄膜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良好的机械强度、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优异的导电性和与层数相关的高透光性等独特性能。与此同时,石墨烯与纤锌矿GaN或AlN结构相似,且多层石墨烯层间作用力弱。近几年石墨烯一直被用作外延Ⅲ族氮化物的缓冲层研究,特别是应用在新型衬底以及转移器件的研究中。但石墨烯表面缺乏悬键,原子不宜附着成核,限制了Ⅲ族氮化物的高效成核生长;且石墨烯薄膜的制备工艺主要是在铜箔衬底上,需要将其转移至蓝宝石等衬底上方可使用,此过程操作繁琐、良品率低下,因此目前在石墨烯薄膜上外延高质量的Ⅲ族氮化物材料仍存在很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Ⅲ族氮化物外延生长的石墨烯蓝宝石衬底。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石墨烯蓝宝石衬底的方法,包括对蓝宝石衬底进行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的步骤;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步骤之后对体系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的步骤。
上述方法中,所述等离子体处理具体可为氧等离子体处理、氮等离子体处理或氩等离子体处理。
再具体的,所述氧等离子体处理中,温度为常温;
压强为10-2000Pa,具体为200Pa;
氧气的流量为10-100sccm,具体为15sccm;
功率为50-200W,具体为90W;
时间为5-30s,具体为20s;
所述氮等离子体处理中,温度为常温;
压强为10-2000Pa;
氮气的流量为10-100sccm,具体为15sccm;
功率为50-200W,具体为90W;
时间5-60s,具体为30s;
所述氩等离子体处理中,温度为常温;
压强为10-2000Pa;
氩气的流量为10-100sccm,具体为15sccm;
功率为50-200W,具体为90W;
时间5-60s,优选10s。
所述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中,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具体可为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更具体的,所述常压化学气相沉积中,碳源为甲烷或乙烯;
沉积温度为1000℃-1100℃,具体为1050℃;
沉积压强为常压;
载气为由氩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其中氩气与氢气的流量比为1-10:1,具体为5:1;氩气的流量具体为100-1000sccm,具体为500sccm;氢气的流量为50-500sccm,具体为100sccm;
碳源的流量为10-50sccm,具体可为20sccm;
沉积时间为0.5h-5h,具体为3h;
所述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中,碳源为乙醇蒸汽;
沉积温度为1000℃-1100℃,具体可为1080℃;
沉积压强为200-5000Pa,具体为250Pa;
载气为由氩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其中氩气与氢气的流量比为1-10:1,具体可为5:1;氩气的流量具体可为100-1000sccm,具体为500sccm;氢气的流量为50-500sccm,具体为100sccm;
碳源的流量为500sccm;碳源的分压为250Pa;
沉积时间为0.5h-5h,具体为1h;
所述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中,碳源为甲烷或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4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一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