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8122.8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润哲;金成进;韩在玟;金周范;李寿赫;李在永;柳秉树;郑太皓;郑民均;李秉灿;李润柱;郭尚道;金光润;金泽照;金哲基;权五星;李京炖;李在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瑞韩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盘,包括:环形形状的盘部,其设有形成在其中心区域的插入空间;布置在所述插入空间内的毂部,其设有形成在其外周表面上的凹部;以及连接部,其配置为连接所述盘部和所述毂部,其中,每个连接部都分成弯曲部分及直线部分,弯曲部分从盘部的内周表面延伸并且具有两个弯曲侧表面;直线部分从弯曲部分延伸,具有两个平坦侧表面并插入每个凹部,并且弯曲部分和直线部分的宽度在朝向毂部的方向上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盘,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组合不同种类的材料而制造的制动盘。
背景技术
通常,应用到车辆的制动盘包括连接到驱动轴的毂部和与摩擦材料接触的盘部。
盘部实质上产生摩擦力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因此需要高的耐热性和耐磨性,为了该目的,盘部可以由铸铁形成。
然而,由于铸铁基于铁,因此其具有高密度并且很重。
因此,为了减轻制动盘的重量,已经开发出了减重技术,在减重技术中,直接产生摩擦的盘部由铸铁形成,将盘部连接到驱动轴的毂部由铝合金形成。
然而,由于通过焊接来实现铸铁和铝合金之间的表面联结是困难的,因此已经使用了采用突出部和凹部在结构上将铸铁形成的盘部与铝合金形成的毂部彼此结合的方法。
也就是说,由铸铁形成的盘部制造成具有环形形状,通过将熔融铝注入以环绕从盘部的内周表面突出的连接部而形成毂部,从而可以将由不同种类的材料形成的盘部和毂部彼此一体地组合。
图1和图2示出了将盘部和毂部彼此结合的常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将从盘部10的内周表面突出的连接部30插入到毂部20的凹部21中而将盘部10和轮毂部20结合成一个能够旋转的本体。
此处,连接部30被分成从盘部10的内周表面延伸的弯曲部分31、从弯曲部分31的端部延伸的平行部分32和从该平行部分32的端部延伸的倾斜部分33。
弯曲部分31和倾斜部分33配置为其宽度在朝向毂部20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平行部分32具有均匀的宽度由此接触毂部20的凹部21的内表面。
当通过这种结构连接盘部10和毂部20时,尽管由于制动期间的摩擦热而发生热膨胀和热应力,但盘部10和毂部20之间的结合可以得到稳定地保持。
然而,铸铁和铝合金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当从盘部1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毂部20由此盘部10立刻收缩而毂部20膨胀的时候,由于盘部10和毂部20之间的应力而发生粘滑由此产生噪音。
由于粘滑与激励力成比例地增加,激励力通过应力(N)×摩擦系数的差值{静摩擦系数(μs)-动摩擦系数(μk)}确定,由此噪音增加,为了减少这种噪音,应减少盘部与毂部之间的应力。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制动盘,其可以减少由于粘滑而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盘来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动盘包括环形形状的盘部,其设有形成在盘部中心区域的插入空间;布置在所述插入空间内的毂部,其设有形成在毂部外周表面上的凹部;以及连接部,其配置为连接所述盘部和所述毂部,其中,每个连接部都分成弯曲部分及直线部分,弯曲部分从盘部的内周表面延伸并且具有两个弯曲侧表面;直线部分从弯曲部分延伸,具有两个平坦侧表面并插入每个凹部,并且弯曲部分的宽度和直线部分的宽度在朝向毂部的方向上缓慢地减小。
连接部与直线部分的两侧表面的虚拟延伸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连接部与毂部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瑞韩产业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瑞韩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8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