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核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7585.X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民;赵恺;姚峰;熊晶晶;田禾;韩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9/067 | 分类号: | C07H19/067;C07H1/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核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核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香豆素或其衍生物修饰的尿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核酸(DNA和RNA)的折叠、三级结构、识别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倍受科学家们的关注。具有荧光的核苷可为这些研究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如荧光核苷被应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核酸结构和功能检测、及核酸的微环境检测等。文献见:J.Am.Chem.Soc.2003,125,9296-9297,Org.Lett.2002,4,2305-2308,Chem.Commun.,2013,49,5684-5686,J.Org.Chem.2015,80,8561-8570.等)。
自然界中存在具有荧光的核苷极为罕见。换而言之,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核苷不具备荧光,这对核酸的研究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如何能使原本不具备荧光的核苷具有荧光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且具有荧光的核苷。
本发明所述核苷,为式1所示化合物:
式1中,R为氢(H),羟基(OH),C1~C4的烷氧基,或
其中,R1和R2分别独立选自:H或C1~C4的烷基中一种。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式1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香豆素或其衍生物(式2所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由式2所示化合物制备中间体A(式3所示化合物)的步骤;
(2)由式3所示化合物制备中间体B(式4所示化合物)的步骤;
(3)由式4所示化合物制备中间体C(式5所示化合物)的步骤;和,
(4)由式5所示化合物与5-碘尿苷反应,得到目标物(式1所示化合物)的步骤;
其中,R的定义与前文所述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1a和化合物1b的紫外吸收谱图;
图2.为化合物1a和化合物1b的荧光发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式1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式2所示化合物、过硫酸氢钾(OXONE)、溴化氢(HBr)水溶液及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或氯仿等)置于反应器中,在室温(15℃~25℃,下同)状态保持至少6小时,再向该反应器中加入三乙胺,再在室温状态保持至少12小时,得到中间体A(式3所示化合物);
(2)在有惰性气体(如氩气等)存在条件下,将式3所示化合物、氯化钯、碘化亚铜、三苯基膦、乙腈、三甲基硅基乙炔及三乙胺置于反应器中,于30℃~50℃状态保持至少12小时,得到中间体B(式4所示化合物);
(3)将式4所示化合物、碳酸钾和甲醇置于反应器中,于室温状态保持至少1小时,得到中间体C(式5所示化合物);和,
(4)在有惰性气体(如氩气等)存在条件下,将式5所示化合物、氯化钯、碘化亚铜、三苯基膦、乙腈、5-碘尿苷及三乙胺置于反应器中,于50℃~70℃状态保持至少12小时,得到目标物。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因此,所举之例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中间体(式3a所示化合物)的制备:
香豆素(0.73g,5mmol)及Oxone(3.7g,6mmol)加入Schlenk瓶中,氩气保护,加入DCM溶解(20mL),再加入2N的HBr(5.5mL,11mm01)水溶液,反应液变为红棕色浑浊液。室温反应6h后,再缓慢滴加三乙胺(2.1mL,15mmol),加入时先是红色消失,接着会冒出大量气泡,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最后又变为微发红色,TLC跟踪反应(PE/EA=10∶1,v/v)至原料点消失,用二氯甲烷萃取反应液(30mL×3),有机层合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旋干,粗产物用硅胶柱层析提纯(淋洗液:PE-PE/EA=10∶1,v/v),收集淋洗液,旋干后得到0.59g白色固体产物(式3a所示化合物),产率5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上海兆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