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路板中替代埋铜块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5791.4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涛;杨辉腾;李永妮;翟青霞;黄宏波;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42 | 分类号: | H05K3/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桥横岗下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板 替代 埋铜块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板中替代埋铜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经过前期压合后的生产板钻靶孔,然后在所述靶孔位上钻通孔,通过等离子除胶工序除去生产板上的胶渣,通过沉铜和全板电镀工序使所述通孔金属化,通过脉冲电镀搭桥工序在金属化后的通孔中间位置电镀铜搭桥,形成双面盲孔,通过整板填孔电镀工序在双面盲孔中电镀铜将双面盲孔填平,依次在生产板上钻孔、沉铜、全板电镀及其它后工序,制得线路板。本发明通过在生产板上电镀形成金属铜块替代原有的在线路板中埋入高导热性金属铜块或金属块,解决了填充金属块产品使线路板可靠性差、分层爆板的问题,提高了线路板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报废率,同时可保证产品优良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线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板中替代埋铜块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电子产品向轻、薄、小、高密度、多功能化方向高速发展,使得电子元件、逻辑电路体积成倍地缩小,而工作频率急剧增加,功率消耗不断增大,导致元器件工作环境向高温方向变化,对PCB产品的散热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倘若没有良好的散热方式来排除电子所产生的热,这些过高的温度将导致电子元件产生电子游离与热应力等现象,造成整体的稳定性降低,以及缩短电子元件本身的寿命。
现有的技术是直接在印制线路板内埋入高导热性金属铜块或其它金属块,从而解决线路板的散热问题。
但是在线路板中埋入高导热性金属铜块或其它金属块的制作过程会存在以下缺陷:
(1)在生产过程中,埋入高导热性金属铜块或其它金属块是全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批量生产,而且生产成本高;
(2)高导热性金属铜块或其它金属块与板材的结合力差,压合后易发生分层、爆板等热可靠性问题,致使报废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高散热线路板中埋入高导热性金属铜块或其它金属块进行散热,致使无法批量生产、生产效率低、报废率高、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线路板中替代埋铜块的制作方法,该方法提供了在线路板中替代埋入高导热性金属铜块或金属块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填充金属块产品使线路板可靠性差、分层爆板的问题;并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提高了线路板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报废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保证产品优良的散热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路板中替代埋铜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经过前期压合后的生产板钻靶孔;
S2、然后在所述靶孔位上钻通孔;
S3、通过等离子除胶工序除去生产板上的胶渣;
S4、通过沉铜和全板电镀工序使所述通孔金属化;
S5、通过脉冲电镀搭桥工序在金属化后的通孔中间位置电镀铜搭桥,形成双面盲孔;
S6、通过整板填孔电镀工序在双面盲孔中电镀铜将双面盲孔填平;
S7、依次在生产板上钻孔、沉铜、全板电镀、制作外层线路及铜柱、制作阻焊层、丝印字符及进行表面处理,制得线路板。
优选地,步骤S1中,使用X-ray机在生产板上钻靶孔。
优选地,步骤S4中,全板电镀采用普通直流电镀,以15ASF的电流密度全板电镀5min。
优选地,步骤S5中,脉冲电镀搭桥采用脉冲电流电镀,以28ASF的电流密度全板电镀180min。
优选地,步骤S6中,整板填孔电镀采用普通直流电镀,以25ASF的电流密度填孔电镀120min。
优选地,步骤S5中,脉冲电镀搭桥采用深镀能力为300-500%的脉冲整流器进行脉冲电流电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57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化身的通信
- 下一篇:用于多用户上行链路带宽分配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