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60414.1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融;李洪武;程燕;许晋;李亮;张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排六前一倒四 自由度 变速器 | ||
1.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简单行星排、离合器、制动器和分别贯通所述变速器壳体两端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和第三离合器C3;所述制动器包括: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 和第三制动器B3;从所述输入轴至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上依次设置第一简单行星排、第二简单行星排和第三简单行星排,所述第一制动器B1与所述第一简单行星排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制动器B2与所述第二简单行星排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制动器B3与所述第三简单行星排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简单行星排包括一排太阳轮S1以及所述一排太阳轮S1径向上依次设置的一排行星轮P1、一排齿圈R1和连接所述一排行星轮P1的转动轴的一排行星架PC1;
所述第二简单行星排包括二排太阳轮S2以及所述二排太阳轮S2径向上依次设置的二排行星轮P2、二排齿圈R2和连接所述二排行星轮P2的转动轴的二排行星架PC2;
所述第三简单行星排包括三排太阳轮S3以及所述三排太阳轮S3径向上依次设置的三排行星轮P3、三排齿圈R3和连接所述三排行星轮P3的转动轴的三排行星架PC3;
所述输入轴与一排齿圈R1及所述第二离合器C2的外毂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三排行星架PC3固定连接;
所述一排太阳轮S1与所述第二离合器C2的内毂及所述第一制动器B1的内毂和所述第三离合器C3的外毂固定连接,所述一排行星架PC1与所述第一离合器C1的外毂固定连接;
所述二排太阳轮S2与所述第三离合器C3的内毂和所述第二制动器B2的内毂固定连接,所述二排行星架PC2与所述三排齿圈R3及所述第三制动器B3的内毂固定连接,所述二排齿圈R2与所述三排太阳轮S3及所述第一离合器C1的内毂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制动器B1的外毂、所述第二制动器B2的外毂和所述第三制动器B3的外毂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
所述输入轴与动力的输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为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包括摩擦片、钢片、外毂、内毂、活塞和回返弹簧,所述摩擦片通过花键与内毂连接,所述钢片与外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其 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片式制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简单行星排的特征参数范围为1.8~3,所述特征参数为所述齿圈与所述太阳轮的齿数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输入轴相邻的所述第一简单行星排的特征参数为2.235;与紧靠所述输入轴的所述第一简单行星排相邻的所述第二简单行星排的特征参数为2.625;紧靠所述输出轴的第三所述简单行星排的特征参数为1.85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轮和所述齿圈均由含按质量分数计的下述组分的材质制成:C0.45~0.50、Mn 0.5~1.0Si 0.1~0.35Cr 1.0~1.1Mo 0.1~0.3其余为Fe及其他杂质;
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的轴承由含按质量分数计的下述组份的材质制成:C 0.95~1.05,Mn 0.25~0.45,Si 0.15~0.35。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少行星排六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实现的档位包括:
(1)与所述输入轴相邻的所述第一离合器C1、与所述输出轴相邻的所述第三离合器C3和与所述输出轴相邻的所述第三制动器B3结合实现的前进一档;
(2)与所述输入轴相邻的所述第一离合器C1、与所述输入轴相邻的所述第一制动器B1和与所述输出轴相邻的所述第三制动器B3结合实现的前进二档;
(3)与所述输入轴相邻的所述第一离合器C1、与紧靠所述输入轴的所述第一离合器C1相邻的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与所述输出轴相邻的第三制动器B3结合实现的前进三挡;
(4)与所述输入轴相邻的所述第一离合器C1、与所述输入轴相邻的第一制动器B1和与紧靠所述输出轴的所述第三制动器B3相邻的所述第二制动器B2结合实现的前进四挡;
(5)与所述输入轴相邻的所述第一离合器C1、与紧靠所述输入轴相邻的所述第一离合器C1相邻的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与紧靠所述输出轴的所述第三制动器B3相邻的所述第二制动器B2结合实现的前进五档;
(6)所述第一离合器C1、所述第二离合器C2和所述第三离合器C3结合实现的前进六档;
(7)与紧靠所述输入轴的所述第一离合器C1相邻的所述第二离合器C2、与所述输出轴相邻的所述第三离合器C3和与所述输出轴相邻的所述第三制动器B3结合实现的倒一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04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8+8档折腰拖拉机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