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的识别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84059.0 申请日: 2016-03-31
公开(公告)号: CN108884485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田村广人;山本奈保美;加藤晃代;岛圭介;船津慎治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学校法人名城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04 分类号: C12Q1/04
代理公司: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代理人: 侯莉;毛立群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生物 标记蛋白质 质荷比 质谱 读取 核糖体蛋白质 大肠杆菌 志贺氏菌属 质量分析 菌种
【说明书】:

一种微生物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含有微生物的试样进行质量分析从而得到质谱的步骤;从所述质谱读取源自标记蛋白质的峰的质荷比m/z的步骤;识别步骤,基于所述质荷比m/z对所述试样所含的微生物含有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菌以及阿尔伯蒂埃希氏菌的哪一个菌种进行识别,使用13种核糖体蛋白质S5、L15、S13、L31、L22、L19、L20、L13、S15、L25、HNS、HdeB以及L29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所述标记蛋白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质量分析的微生物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痢疾杆菌(志贺氏菌-Shigella)是引起细菌性痢疾(志贺氏杆菌病-shigellosis)的细菌,在1898年首次被志贺洁分离出。当时每年都会发生痢疾的流行,从36名痢疾患者中的34名中分离出了同一种菌,这就是后来发现的志贺氏痢疾杆菌(Shigelladysenteriae)。在那之后,发现了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zneri)、鲍氏志贺氏菌(Shigella boydii)、宋内氏志贺氏菌(Shigella sonnei),目前在志贺氏菌属中存在4种菌种。

然而,志贺氏菌属菌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DNA间的相同性平均在85%以上(非专利文献1),该值一般显示在相同种内的菌株中。基于相比于分类学而在医学上的志贺氏菌属菌分类的重要性,由于从细菌分类学上来看,与大肠杆菌的基因型群相同,所以志贺氏菌属中的4个菌种实际上只不过是生物型。因此,志贺氏菌属菌与大肠杆菌的识别相当困难,但从医学上的重要性与习惯来看,志贺氏菌属独立于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非专利文献2)。

所有的痢疾杆菌对人类而言都有病原性,虽然根据菌种的不同而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但是都会引起细菌性的腹泻。此外,已知以非常少的菌量就会导致感染(非专利文献3),从这些事实来看,志贺氏菌属菌作为食物中毒细菌必须在食品以及医疗领域进行管理,并且有必要开发对其进行迅速地检测以及鉴定识别的技术。

阿尔伯蒂埃希氏菌(Escherichia albertii)是在2003年作为新的菌种而被正式发表的菌种(非专利文献4)。该菌种显示了独特的生化性状,并且显示了保有紧密黏附素基因eaeA等,容易被错误地鉴定为大肠杆菌的特征(非专利文献5)。假设仅着眼于aea以及毒素2f的基因保有,则有可能将该菌株误认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非专利文献6、7)。

从这些内容来看,对于阿尔伯蒂埃希氏菌,作为食物中毒细菌也必须在食品以及医疗领域进行管理,并且有必要开发对其进行迅速地检测以及鉴定识别的技术。

至今为止,报道有PCR(非专利文献6、8、9)、泛基因组解析(非专利文献10、11)、多位点序列分型法(非专利文献6、12)等作为对大肠杆菌与志贺氏菌属以及阿尔伯蒂埃希氏菌进行识别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存在需要繁琐的操作,并且花费时间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临床以及食品领域,使用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量分析法(MALDI-TOF MS)的微生物鉴定技术在急速地普及。该方法是基于使用极微量的食物试样得到的质谱图进行微生物鉴定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分析结果,并且由于容易对多个被检体进行连续分析,所以能够简便并且迅速地进行微生物鉴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1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855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8402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BRENNER,D.J.,Fanning,G.R.,Miklos,G.V.,&Steig erwalt,A.G.,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1973年),23(1),第1-7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学校法人名城大学,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学校法人名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4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