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68309.4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3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吉田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25/08;B62D2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赵磊;胡世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 蜂窝管 底盘 电动汽车 车架 轿厢 车身方向 固定后部 固定前部 撞击力 前部 轴向 吸收 冲击力 平行 安全 | ||
一种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包括底盘,轿厢前面的底盘上固定前部防撞区(1),轿厢后面的底盘上固定后部防撞区(2),前部防撞区(1)与后部防撞区(2)都为蜂窝管结构(18),该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本发明利用蜂窝管作为吸收撞击力的材料,能吸收较大的冲击力,保护车内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动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交范围,方便出游,增加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汽车诞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种种方便,同时造成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车祸也给人类带来很多阴影,司乘人员在出行的时候渴望人车得到更多保护。现在生产的汽车加装了安全装置,通常减轻车祸造成伤害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玻璃、汽车自动防撞器系统等措施上。安全带在突然刹车时,可以防止乘客因惯性而撞到汽车玻璃上或是从汽车里面飞出去;安全气囊在车遇到剧烈撞击时能够自动充气,避免车内乘客与机械发生直接碰撞;安全玻璃防止玻璃被撞后所产生玻璃碎片伤害人体;汽车自动防撞器系统配置自动测距仪,当驾驶汽车和前车的距离小于一定数值时,自动测距仪开始自动报警,提醒驾驶员采取措施防止追尾,还有的车配备后视仪,倒车时,这种装置能够自动测出你的车和车后障碍物的距离,从而防止车与障碍物相撞。虽然加装了这类安全装置后,当汽车遭受撞击时,司乘人员的安全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节省材料,各国汽车制造商都把汽车轻量化作为主要的依靠手段,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吸能防撞装置,不仅重量大,而且吸能效果有限,导致吸能装置的尺寸都较大,而且吸能效果也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力强度高、吸能效果好,而且在撞车时可提供缓冲作用力的防撞车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包括底盘,轿厢前面的底盘上固定前部防撞区1,轿厢后面的底盘上固定后部防撞区2,前部防撞区1与后部防撞区2都为蜂窝管结构18,该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
前部防撞区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前部防撞区前部12与前部防撞区后部11,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管径小于前部防撞区前部12。
前部防撞区1包括中部的前部防撞区前部12、后部的前部防撞区后部11、两个两侧的前部防撞区侧部13与两个前方角部的前部防撞区角部14,该六部分整体固定形成前部防撞区1,其中:前部防撞区前部12与后部的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两个前部防撞区侧部13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垂直,前部防撞区角部14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管径小于其他五部分。
后部防撞区2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
后部防撞区2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后部防撞区中部21与两侧的后部防撞区侧部22,后部防撞区中部21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后部防撞区侧部22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垂直。
蜂窝管结构18中单管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蜂窝管结构18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树脂或者铝。
本发明利用蜂窝管作为吸收撞击力的材料,能吸收较大的冲击力,保护车内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前部防撞区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3为前部防撞区的俯视示意图(二)。
图4为后部防撞区的俯视示意图(一)。
图5为后部防撞区的俯视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吉田专利运营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吉田专利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8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