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0168.2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玉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1/18 | 分类号: | C08B31/18;C08B31/16;A23L29/30;A23L13/40;C12P19/14;C12P19/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变性淀粉 制备 玉米淀粉浆液 玉米淀粉 淀粉酶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氧化催化剂 变性淀粉 滴水损失 过氧化氢 氯乙酸钠 新鲜肉类 醋酸酐 淀粉浆 交联剂 氯酸钠 再升温 变性 烘干 浆料 盐酸 洗涤 浸泡 冷却 取出 肉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玉米淀粉与水制成浆液;(2)在玉米淀粉浆液中加入氯酸钠和淀粉酶,搅拌均匀,在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反应30‑60min;(3)在玉米淀粉浆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和氧化催化剂进行混合;(4)在浆料中加入氯乙酸钠、醋酸酐、交联剂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混合,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至6‑7为止;(5)将淀粉浆洗涤、离心、烘干至含水量为15%以下,再升温至100‑120℃,保持0.5‑1小时,冷却即可得到变性淀粉。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玉米变性淀粉,将新鲜肉类浸泡在变性后的玉米淀粉的溶液中,再取出,可降低肉类在储藏过程中滴水损失,提高肉的水分含量和pH值,同时对肉的颜色影响不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性淀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玉米年产量为1.2亿t左右,居世界第二位,且价格低廉,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玉米由于资源丰富,且淀粉含量高,平均含量为71.6%,因此现代淀粉工业主要以玉米为主。玉米的加工既是农业生产的延伸和深化,又是工业加工的上游产业。
玉米淀粉应用于很多行业,目前世界90%以上的淀粉都是玉米淀粉。虽然玉米淀粉有许多别的种类淀粉不能相比的优势,但由于其不溶于冷水、淀粉糊易老化脱水、被膜性差、缺乏乳化力、耐机械性差等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变性淀粉通过物理、化学或酶的手段来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改善了玉米淀粉的性能,提高了对热、酸、冷冻变化的稳定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从而克服变性玉米淀粉用于肉加工时,肉质保水性差,口感变差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玉米淀粉与水制成浆液,控制其波美度为16-22Be的玉米淀粉浆;
(2)在步骤(1)制得的玉米淀粉浆液中加入氯酸钠和淀粉酶,搅拌均匀,在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反应30-60min;
(3)在步骤(2)处理后的玉米淀粉浆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和氧化催化剂进行混合;
(4)在步骤(3)制得的浆料中加入氯乙酸钠、醋酸酐、交联剂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混合,在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值至6-7为止;
(5)将步骤(4)制得的淀粉浆洗涤、离心、烘干至含水量为15%以下,再升温至100-120℃,保持0.5-1小时,冷却即可得到变性淀粉。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加入氯酸钠的重量为玉米淀粉原料重量的0.4-0.9%;加入淀粉酶的重量为玉米淀粉原料重量的0.3-0.7%。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氧化催化剂为硫酸铜,硫酸铜的用量为玉米淀粉原料的重量的0.08-0.1%。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加入过氧化氢的重量为玉米淀粉原料重量的0.6-1.1%。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交联剂为三氯氧磷或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入量为原玉米淀粉重量的0.2-0.7%。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加入氯乙酸钠的重量为玉米淀粉原料重量的0.3-0.7%。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加入醋酸酐的重量为玉米淀粉原料重量的0.7-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玉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玉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0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