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与制动盘结构和车轮轴承单元连接的连接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8990.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M.布茨;F.布拉滕贝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B60B27/00;B60T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胡斌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动 盘结 车轮 轴承 单元 连接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与制动盘结构(1)和车轮轴承单元(5,6,7)连接的连接元件(2)。连接元件(2)包括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制动盘结构(1)的固定组件(3)和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在车轮轴承单元(5,6,7)处的固定组件(4),使得连接元件(2)与可松开地固定在其处的制动盘结构(1)作为单元可装配到车轮轴承单元(5,6,7)处和/或可从车轮轴承单元(5,6,7)拆卸。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带有制动盘结构(1)和这样的连接元件(2)的轮毂单元(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元件、尤其一种轮缘(Radflansch),其用于与用于车辆、优选地商用车、尤其客车或载重汽车的制动盘结构和车轮轴承单元连接。
背景技术
在商用车领域由于较少的件数而需要许多相同部件(Gleichteil),以便能够经济地制造多个变型。此外,商用车服务须快速地进行并且特别在更换与安全相关的磨损件(例如制动盘和制动衬)时确保较高的可靠性。
由文件WO 2013/054280 A1已经公开了一种带有拧在轮毂处的颈连结部(Halsanbindung)的制动盘结构。装配变型“带有颈连结部的轮毂”首先具有该优点,即力流可分离成“转矩引导”(制动盘-毂)和“负载引导”(毂-车轮轴承),并且其同样地作为相同部件不仅适用于被驱动的而且适用于不被驱动的商用车轴。然而其缺点尤其是在制动盘更换时需要拆卸车轮轴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能性,借助于该可能性可简单地且迅速地更换制动盘结构,尤其不必在更换制动盘结构时拆卸车轮轴承单元并且优选地此外保留力流分离成转矩引导和负载引导的优点并且/或者相同部件可用于被驱动的和不被驱动的轴,但是适宜地尽管如此在更换制动盘结构时不需要显著提高劳动消耗。
该目的可利用本发明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可由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的接下来的说明中得悉。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元件(例如轮缘)用于与用于车辆、优选地商用车、尤其客车或载重汽车的制动盘结构(例如带有制动盘-颈的制动盘)和车轮轴承单元连接。
连接元件具有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制动盘结构的固定组件和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在车轮轴承单元处的固定组件,从而优选地连接元件与可松开地固定在其处的制动盘结构作为单元例如可推到和可装配到车轮轴承单元处并且/或者例如可从车轮轴承单元拆卸和取下。
可能的是,连接元件除了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制动盘结构的固定组件之外具有形状配合连接用于与制动盘结构形状配合,从而优选地使力流能够分离成转矩引导(适宜地制动盘-毂)和力引导(毂-车轮轴承)。
形状配合连接例如可包括啮合-和/或轮廓组件(Profilanordnung)。啮合-和/或轮廓组件例如可构造在连接元件的外-或内周缘处。
因此可能的是,制动盘结构(制动盘)可利用力-和/或形状配合传递制动力矩,从而可减少固定组件,例如可减少例如螺纹连接的数量。
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制动盘结构的固定组件和/或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在车轮轴承单元处的固定组件可包括带或不带螺纹(尤其内螺纹)的多个通孔。备选地或补充地,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制动盘结构的固定组件和/或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在车轮轴承单元处的固定组件例如通过衬套组件(Buchsenanordnung)来加强。由此适宜地同样可减少例如螺纹连接的数量。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制动盘结构的固定组件的通孔可比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在车轮轴承单元处的通孔(其相应地优选地同样可布置在孔圆(Lochkreis)中)布置在带有更大直径的孔圆中。
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制动盘结构的固定组件的通孔和备选地或补充地用于可松开地固定在车轮轴承单元处的通孔优选地平行于连接元件的中轴线取向并且因此尤其大致平行于制动盘结构和/或车轮轴承单元的中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未经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8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更换模具的大型板材双联动折弯机
- 下一篇:自动下料的卧式卷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