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降血压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9026.1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利;潘顺顺;赖幸菲;操君喜;苗爱清;唐劲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0;A61K38/01;A61P9/12;A23L33/185;A23L3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瑞云 |
地址: | 51064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血压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绿茶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破壁:对绿茶茶渣进行酶解破壁处理;S2.碱提:碱法提取绿茶蛋白得到绿茶蛋白提取液;S3.酸沉:对绿茶蛋白提取液进行酸沉得沉淀物;S4.脱盐:对沉淀物进行脱盐;S5.脱色:利用75%丙酮进行脱色,冷冻干燥得到绿茶蛋白;S6.酶解:取绿茶蛋白加入食物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绿茶蛋白多肽。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泛、易控制、专一性强,既不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损失,也不会产生毒性。制备得到的绿茶蛋白多肽具有显著的降血压活性,在研究开发具有降血压功能药物和茶叶功能性食品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蛋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绿茶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高血压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防治高血压是全球医务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已不仅仅满足于现有药物的防治效果,对防治的安全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降血压作用的多肽在体外也被称为ACE抑制肽。自1965年Ferreira首次在南美茅头蝮蛇毒液中发现了ACE抑制肽,不断有新的ACE抑制肽从不同的动植蛋白资源中提取分离出来。目前用于研究ACE抑制肽蛋白质大致分为两类: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目前,植物来源以大豆蛋白为主;动物来源以乳蛋白和水产品蛋白为主。
另外,我国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在茶叶的生产、加工等各项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茶渣。这些茶渣中仍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却因为没有很好的被利用而造成浪费。茶叶蛋白占茶叶干重的20~30%,其中98%以上是非水溶性蛋白,因此茶渣是提取制备植物蛋白质的理想原料。目前已有从大豆蛋白,乳蛋白,南瓜叶蛋白中提取制备降血压肽的研究,目前研究也表明茶叶蛋白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辐射等功能性质,但对于茶叶蛋白降血压多肽的制备和研究鲜有报道,国内外尚未见有关于以茶叶(茶渣)为来源的ACE抑制肽的相关研究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绿茶蛋白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所述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绿茶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绿茶蛋白多肽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绿茶蛋白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破壁:采用酶解技术对茶渣进行酶解破壁处理;
S2.碱提:步骤S1酶解后的茶渣继续采用碱法提取茶蛋白,得到茶蛋白提取液;
S3.酸沉:对S2所得茶蛋白提取液进行酸沉,得沉淀物;
S4.脱盐:对S3所得沉淀物进行脱盐;
S5.脱色:取S4脱盐后的茶蛋白,利用75%丙酮进行脱色,冷冻干燥得到绿茶蛋白;
S6.酶解:取S5所得的绿茶蛋白加入食物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绿茶蛋白多肽。
其中,所述绿茶茶渣可以为浸提后的废弃绿茶茶渣。
另外,优选地,步骤S6所述食物蛋白酶为酸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或碱性蛋白酶。
更优选地,步骤S6所述食物蛋白酶为酸性蛋白酶。
更优选地,所述酸性蛋白酶为和氏璧酸性蛋白酶(Acid protease)。
优选地,步骤S6所述酶解的参数为:酶浓度为2.0~4.0%,酶解pH为1.8~8.0,酶解温度为37~60℃,酶解时间为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9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囊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联合鉴定方法
- 下一篇:生物质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