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109.3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豪;陈文志;韦静静;邱智中;张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外延 晶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包括依次堆叠的衬底、第一反射层和外延层,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激光从所述衬底下表面进行扫射形成爆点时,所述第一反射层反射逸出并射向衬底上表面的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为图案化结构,其由一系列等大的单元构成,每个单元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对从所述衬底一侧入射的波长为1000~1300nm的红外线的反射率为8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的材料为SiO2和TiO2,所述SiO2和TiO2周期性循环交替层叠形成所述第一反射层,通过调节所述SiO2层和TiO2层的厚度和循环周期数调节所述第一反射层对从所述衬底一侧入射的波长为1000~1300nm的红外线的反射率为8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和外延层之间还插入一第二反射层,当所述外延晶片注入电流发光时,所述第二反射层反射从外延层一侧入射的光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对从所述外延层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率为9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层的材料为SiO2和Ti3O5,所述SiO2和Ti3O5周期性循环交替层叠形成所述第二反射层,通过调节所述SiO2层和Ti3O5层的厚度和循环周期数调节所述第二反射层对从所述外延层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反射率为9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层叠的AlN缓冲层、N型层、发光层和P型层。
9.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8中的半导体外延晶片,制作方法如下:
提供一衬底;
于所述衬底上生长外延层;
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外延层的沉积步骤之前还包括第一反射层的沉积步骤,当采用激光从所述衬底下表面进行扫射形成爆点时,所述第一反射层反射逸出并射向衬底上表面的激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反射层和外延层的沉积步骤之间还插入第二反射层的沉积步骤,当所述外延晶片注入电流发光时,所述第二反射层反射从外延层一侧入射的光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通过下面步骤形成:首先采用PVD法沉积AlN缓冲层,其次采用MOCVD法于所述AlN缓冲层依次层叠N型层、发光层和P型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1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