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8046.4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2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尹灵峰;王江波;刘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4 | 分类号: | H01L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具有体积小、亮度高、能耗小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屏、背光源和照明领域。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包括蓝宝石衬底、以及依次层叠在蓝宝石衬底上的缓冲层、N型层、发光层、P型层,P型层上设有延伸至N型层的凹槽,N型层上设有N型电极,P型层上设有P型电极。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缓冲层、N型层、发光层、P型层组成的外延层的侧壁垂直于外延层的底面,发光层产生的光射向侧壁时,容易受制于GaN与空气较小的临界角而局限在发光二极管内部来回反射,造成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出光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设置在所述衬底的第一表面上的外延层、设置在所述衬底的第二表面上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所述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表面,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层叠在所述衬底上的AlN缓冲层、N型层、发光层、P型层,所述P型层上设有从所述P型层延伸至所述N型层的凹槽,所述N型层上设有N型电极,所述P型层上设有透明导电薄膜TCO和P型电极,所述外延层的侧面与所述外延层的底面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所述外延层的底面为所述AlN缓冲层中与所述衬底接触的表面,所述外延层的侧面为所述外延层的底面的相邻表面。
可选地,所述外延层的侧面与所述外延层的底面的夹角为135°。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衬底的第一表面形成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依次生长的AlN缓冲层、N型层、发光层、P型层;
在所述P型层上开设从所述P型层延伸至所述衬底的隔离槽;
通过所述隔离槽对所述外延层进行腐蚀,使所述外延层的侧面与所述外延层的底面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所述外延层的底面为所述AlN缓冲层中与所述衬底接触的表面,所述外延层的侧面为所述外延层的底面的相邻表面;
在所述P型层上开设从所述P型层延伸至所述N型层的凹槽;
在所述P型层上形成透明导电薄膜TCO;
在所述TCO上设置P型电极,在所述N型层上形成N型电极;
在所述衬底的第二表面形成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所述第二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表面;
沿所述隔离槽的延伸方向进行劈裂,得到若干独立的发光二极管芯片。
可选地,所述外延层的侧面与所述外延层的底面的夹角为135°。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隔离槽对所述外延层进行腐蚀,包括:
采用腐蚀溶液在所述隔离槽内对所述外延层进行腐蚀。
优选地,所述腐蚀溶液为H2PO3溶液、H2SO4溶液、H2PO3和H2SO4的混合溶液、NaOH溶液、HCl溶液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腐蚀溶液的温度为25~350℃。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P型层上开设从所述P型层延伸至所述衬底的隔离槽,包括:
在所述P型层上涂覆光刻胶;
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曝光和显影,形成设定图形的光刻胶;
在所述光刻胶的保护下,刻蚀所述P型层、所述发光层、所述N型层、以及所述AlN缓冲层,形成从所述P型层延伸至所述衬底的隔离槽;
去除所述光刻胶。
可选地,所述隔离槽的宽度为5~50μm。
可选地,在所述沿所述隔离槽的延伸方向进行劈裂之前,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采用隐形切割技术在所述衬底内形成裂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AlN缓冲层、N型层、发光层、P型层组成的外延层的侧面与外延层的底面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80°,外延层呈倒梯形结构,发光层产生的光射向侧壁时,入射角度发生变化,容易满足临界角的要求而从发光二极管中射出,提高了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和发光亮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