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道车辆用转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63362.8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4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中尾俊一;楠武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1F5/30 | 分类号: | B61F5/30;B61F5/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转向架 | ||
转向架具备:板簧,其以一端部支持于第一轴箱且另一端部支持于第二轴箱的状态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且以能对推压构件相对位移的形式从下方支持推压构件;第一上连杆及第一下连杆,其连接横梁和第一轴箱,且各自的一端部与第一轴箱弹性连结;以及第二上连杆及第二下连杆,其连接横梁和第二轴箱,且各自的一端部与第二轴箱弹性连结,第一上连杆及第一下连杆的一端部和第一轴箱之间的连结点从侧面观察时配置于通过第一车轴的中心的第一假想直线上,第二上连杆及第二下连杆的一端部和第二轴箱之间的连结点从侧面观察时配置于通过第二车轴的中心的第二假想直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铁道车辆的车身的转向架。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中,车身由转向架支持。近年来,LRV(Light Rail Vehicle,轻轨车辆)等车辆逐渐普及,亟需可实现车辆的低地板化的转向架。专利文献1的转向架藉由使由侧梁和横梁构成的转向架框架在正面观察时呈凹状,而实现低地板化。
另一方面,还期望转向架能确保乘坐舒适感及行驶安全性。对此,专利文献2的转向架中,在一对侧梁和横梁之间设置有轴承,侧梁以可绕车宽方向(枕木方向)的旋转轴自由旋转的状态支持于横梁。由此,即便存在轨道高度不一致等情况,也可藉由使左右的侧梁绕轴承部的旋转轴相对旋转,提高车轮对轨道的追随性,使由车轮赋予轨道的铅垂方向的力(轮重)稳定,而能防止脱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46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483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虽藉由使侧梁可左右不对称地上下摆动而能防止轮重减载,但并未考虑到减少轨道赋予车轮的车宽方向的力(横压)。若横压(Q)相对于轮重(P)的比Q/P(脱轨系数)增大至规定值以上,则车轮的突缘冲上轨道而脱轨的可能性提高。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脱轨,期望不仅能防止轮重减载还能充分减少横压的结构。
而且,还需要在确保行驶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及低地板化的转向架。对此,专利文献1的转向架中,虽已实现低地板化,但转向架框架的结构复杂,无法实现轻量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低地板化及轻量化、且能确保行驶安全性的转向架。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种形态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具备:第一轴箱及第二轴箱,其分别容纳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各自旋转自如地支持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横梁,其沿车宽方向延伸,下方设置有推压构件;板簧,其以一端部支持于上述第一轴箱且另一端部支持于上述第二轴箱的状态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且以能对上述推压构件相对位移的形式从下方支持上述推压构件;第一上连杆及第一下连杆,其以连接上述横梁和上述第一轴箱的状态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且各自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一轴箱弹性连结;以及第二上连杆及第二下连杆,其以连接上述横梁和上述第二轴箱的状态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且各自的一端部与上述第二轴箱弹性连结,上述第一上连杆及上述第一下连杆的上述一端部和上述第一轴箱之间的连结点从侧面观察时配置于通过上述第一车轴的中心的第一假想直线上,上述第二上连杆及上述第二下连杆的上述一端部和上述第二轴箱之间的连结点从侧面观察时配置于通过上述第二车轴的中心的第二假想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80063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PVC缠绕膜
- 下一篇:一种牛皮纸卷桶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